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 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打造不少于300个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项目,带动更多产业工人提升学历与能力。
记者梳理发现,在上海,有多种渠道助力产业工人学历“圆梦”。这其中,既有工会系统的上海工匠学院和各区、产业局工匠学院,也有诸如上海开放大学的教育资源。此外,在各企业中也有实践经验。
上海工匠学院:助力能力学历“双提升”
2017年6月15日,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开放大学共同组建上海工匠学院。学院打造了“工匠研修班”“工匠学历班”和“匠心学堂”等品牌项目,助力劳动者能力与学历双提升。
工匠研修班——面向现有工匠开展各级各类“工匠研修班”,设计了由一线职工至区局(产业)工匠、区局(产业)工匠至上海工匠、上海工匠至大国工匠的三级培养路径。具体课程涵盖智能制造、互联网技术、工业4.0、知识产权等46门课程,建立了航天、汽车等25家企业现场教学基地,吸引了国内多家企业委托学院举办“工匠研修班”。
工匠学历班——面向有需求的产业工人,推出“工匠学历班”,提供“双元制”特色高等学历教育的机会,助力学员“把毕业论文写在岗位上”。2022年首届“工匠学历班”录取76名学生,开设行政管理专升本、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和机电一体化技术高起专三个专业。
匠心学堂——面向未来工匠开设“匠心学堂”,学员可利用周末时间走进高校,学习和了解工匠精神,并获得上海工匠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颁发的学习成果认定证书,凭学习成果认定证书可转化上海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学分。
当前,上海各区、产业局也打造工匠学院。如市总工会、上海开放大学与临港集团三方合作建立上海工匠学院临港分院,通过举办临港工匠研修班、匠心学堂以及学历定制班等,满足职工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如松江工匠学院首批学历提升班近期开课,提供学历与技能提升的“一站式”服务。
上海开放大学:产业工人身边的大学
上海开放大学基于多年来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在岗人才培养的探索,形成了双元招生、双元培养、双元管理、双元师资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实行注册入学,为合作单位的学生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运用直播课、录播课、送教上门、集中到校等多种授课形式,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
目前,学校与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国有、民营、外资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校企合作在职在岗学生已过千名。
校企合作:学校+工厂、学历+技能
记者梳理发现,还有不少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与高校合作,开设“订单班”“培训班”,帮助产业工人实现学历提升。
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以“发扬李斌精神”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学校+工厂、学历+技能”的办学方针,成为培养优秀技师的摇篮;学院努力推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营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成果。今年2月,上海电气“3+3+3”第26期机械制造本科(技师)培训班开班,又一批产业工人开启学习之旅。
上海地铁每年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向职工开放交通运输、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和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升本项目。
(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 李嘉宝 李成溪)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