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8岁,38年前,中专毕业分配到城里工作后,就在城里结婚生子安了家,并把父母也接到了城里生活。
之后我就很少回老家了,顶多就隔一两年回去祭祀下先祖,而每次都是早上回去,然后三四个小时祭祀完,立马就回城的,很少在老家久待。
对于老家破败和腐朽,我和父母都觉得无关紧要,毕竟把房子修得再好,不经常回去,也不去居住,就是浪费钱!
6年前,父母陆续去世后,我把他们安葬在了城郊的公墓,爷奶的坟也被我一并迁移到父母边上,至此,老家我就更不经常回去了。
老家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垮塌了一半。
很多人劝我说,我有钱,应该把老家房子翻修一下,但我却觉得没意义,有钱还是在城里吃好喝好最重要的。
过去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但这几年,亲眼目睹了两位亲戚的悲催晚年后,我却一改往日的观念,决定花三四十万重修农村老宅。
第一个亲戚是我的表舅。
表舅和表舅妈今年都71岁了,身体还算康健。表舅是个勤劳踏实的人,大半辈子都扑在农田里,虽然没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好在儿女双全,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他儿子很优秀,考了大学,毕业后,又去了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工作,那几年外贸行业正红火,他儿子凭借自己的努力,一路高升,据说最高年薪达到了二十多万。
工作没几年后,就在深圳贷款买了房。
他的儿媳妇是儿子在深圳结识的,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职,收入一般般,但也好过我们老家这边的普通公务员。
但自从怀了孩子后,这儿媳妇没上班了,把孩子生下来后,为了照顾好孩子,又在家全职带娃3年多。
那些年,生活压力和房贷都由他儿子一人承担。
后来,随着孩子长大,要上幼儿园了,深圳的幼儿园费用太贵了,实在扛不住,两个小年轻,就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让我表舅夫妻俩带养。
但不是直接送回农村老家,而是两个小年轻又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房子,给老人带娃和小孩上学居住。
表舅夫妻俩进城帮忙带娃的那几年,也着实过得不错,不用在老家耕田种地了,每个月儿子儿媳都会打不少钱给他们三口人生活,那日子也算是处于半养老状态。
可谁能料到,这几年外贸行业受大环境影响,生意越来越难做,儿子所在公司订单锐减,开始大规模裁员降薪,儿子的收入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儿媳妇那边广告公司竞争激烈,为了保住工作,经常加班加点,而家庭的重担,还有事业的困境,还是让小两口矛盾不断,经常吵架。
3年前,儿媳妇跟儿子吵了一架后,一气之下就辞职回了老家发展,本想着和表舅老两口一起住,可日子一长,矛盾就冒出来了。
他们县城买的房子是小户型的二居室,生活空间局促,加上三代人同住一起,儿媳妇又是大城市回来的,生活习惯不同,最终导致儿媳妇和老人住不来。
三天两头就会闹出一些矛盾,并且儿媳言语间也开始暗示老两口,这里不需要他们,让他们回老家去。
表舅老两口心里委屈,以为帮儿媳带娃后,就可以跟着在城里好好度过余生。可还没享受多久,孩子也刚带大,就被嫌弃了。
好在表舅每年都会回老家小住,并且也翻修过老宅,被儿媳赶回老家后,依旧还能住得进去。
所以,要是没老宅,他们老两口又没退休金,在城里靠着儿子给的那一千多生活费,真不知道能去哪里安身。
第二个亲戚是我的堂姐。
堂姐比我大4岁,早年师范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省城的一所中学教书。
堂姐工作没几年,就和隔壁小学的一位老师结了婚,婚后育有一个儿子。
原本堂姐的日子是过得顺风顺水的,堂姐和堂姐夫在教师岗位上一路晋升,纷纷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还都评了职称。
随着职级上去,教师工资越来越高,他们夫妻俩也早在20年前,在省城贷款买下了一套房子,并且还早早买了车子。
堂姐的儿子也很出息,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之后又去了国外留学,毕业后更是留在国外工作。
那时候,堂姐家的情况,真的让人羡慕不已。
但命运总是爱开玩笑,8年前,堂姐夫得了癌症,为了治病,堂姐把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那时候,堂姐的儿子才刚刚毕业工作,也没多钱可以帮忙。
想着卖掉省城的房子为堂姐夫治病,可堂姐夫还没等堂姐卖房,就病发去世了。
堂姐夫走了,对堂姐的打击巨大,工作上也受到了影响,心力交瘁下的堂姐申请提前退休。而儿子在国外待着,省城就堂姐一个人,周围也没啥亲人,这让她倍感孤独。
原本堂姐夫老家还有老宅的,可是早在17年前,家里老人去世,这老宅就被堂姐夫送给侄子住了。
而他侄子,拿到老宅后,就去申请建了一座大房子。房子的宅基地,也确权到了侄子名下。
以前堂姐夫还在世时,偶尔回去也能在侄子家落脚,但堂姐夫一走,堂姐还想回去这个侄子家小住,就不行了。
好几次回去都被侄子和侄媳妇嫌弃,这让堂姐很憋屈,回去几次后就不敢再回去住了。
前段时间,堂姐回来参加家族聚会,和我聊起了这些事。
她无比懊悔地说,当年就不该把老宅子和宅基地送给侄子的。要是当时一直留着老宅,时不时翻修一下,现在退休一个人生活了,也还能回到老家,种种花、养养鱼,和亲戚们叙叙旧。
可现在,连个根都没了,心里空落落的,在省城,又无依无靠,真不知道漫长的余生该怎么过。
看到表舅和堂姐的晚年境遇,我才渐渐体会到老家房子的重要性。它不仅承载着我们的过去,更是我们晚年的依靠,还是子孙后代的退路。
有老宅在,我们就有归途,有寄托。
要是没了老宅,又没了宅基地,老家就真的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当在城里遭遇困境时,连个可以回去喘息的老家都没有,想想都可悲。
所以,亲眼目睹这些情况后,我就下定决心,今年秋季就回老家重修老宅。
老宅不用翻修太好,花个一二十万,主体巩固一下,里面再装修一下,然后添置一些现代化的家电家具,可以供我们一家人回去短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