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太热、寒假太冷,五一十一人挤人……如果孩子能多两个假期,你会支持吗?”近日,海南一则“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全民热议。一边是家长高呼“终于能错峰遛娃”,一边是打工人哀叹“谁来带娃”,这场关于假期的“加减法”,究竟该如何平衡?
支持派:给童年加点“自由呼吸”的时间
- “卷不动了,让孩子喘口气吧”
“每天作业写到半夜,周末还要赶补习班,孩子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一位海南家长留言道。春秋假的初衷,或许正是给高压学习按下暂停键——让孩子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或许比刷题更能滋养成长。 - 亲子时光不再“奢侈品”
政策中“鼓励带薪年假与小长假连休”的组合拳,让双职工家庭看到希望。一位网友算账:“如果春秋假能衔接父母的年假,全家错峰出游,既省钱又省心,亲子关系也能升温。” - 旅游业的“及时雨”
海南作为旅游大省,常年面临“旺季挤爆、淡季冷清”的尴尬。春秋假若能分散客流,既能缓解景区压力,又能拉动淡季消费,可谓一举两得。杭州、成都等地试行春秋假后,周边民宿、研学项目火爆,海南或可复制这种“小长假经济”。
反对派: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谁来看娃?假期越长,家长越慌”
并非所有父母都能灵活休假。一位单亲妈妈吐槽:“寒暑假已经让我焦头烂额,再多两个假期,托管班费用又要翻倍!”如何解决“孩子放假、家长上班”的难题,才是政策落地的关键。 - 教学进度“缩水”?中高考压力仍在
教师群体担忧:“现在课时本就紧张,再放春秋假,要么压缩内容,要么延长学期,学生可能更累。”若评价体系不变,假期可能沦为“隐形补课季”。 - 城乡差距会被放大吗?
城市孩子能去博物馆、夏令营,农村孩子可能只能在家看电视。有网友尖锐指出:“没有配套的公共资源支持,春秋假反而会加剧教育不公平。”
中小学要放春秋假,你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