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队以126-84血洗广东时,这场42分的屠杀不仅创造了季后赛最大分差纪录,更将CBA评选体系的荒诞暴露无遗——常规赛豪取34胜的联赛第二,竟在奖项评选中颗粒无收!
广东队本赛季包揽最佳第六人(任骏飞)、最佳教练(杜锋)等多项大奖,其球员入选最佳阵容次数全联盟第一。



讽刺的是,这支"奖项收割机"在季后赛首战就遭遇队史最惨失利,核心球员正负值全部跌破-30。

反观山西队,尽管常规赛高居第二,却在最佳阵容、最佳外援等评选中全军覆没,堪称CBA史上最冤"陪跑者"。



联赛官方对山西队的评价陷入自相矛盾:若说其靠外援,为何施韦德、泰勒均未入选最佳国际阵容?若称其是平民球队,又如何解释张宁、原帅等本土球员的稳定输出?这种"获奖靠人情,实力靠边站"的评选机制,让山西主帅杨学增在赛后直言:"我们的奖杯都在球场上。"
当比赛进行到第三节7分15秒时,转播镜头捕捉到杜锋瘫坐替补席的经典画面——这位刚刚捧起最佳教练奖杯的名帅,此刻正目睹球队落后38分。更讽刺的是,山西队此时派上全华班阵容,用"无外援阵容"暴打"全奖项阵容",将联赛官方的脸面按在地板上摩擦。



这已不是CBA第一次出现评选争议。上赛季辽宁队常规赛第一却仅获1个奖项,本赛季山西队再度复制这种尴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队近五年累计获得27项个人荣誉,期间最好成绩仅为一次总决赛亚军。这种"强者无奖,弱旅丰收"的怪象,暴露出评选标准严重脱离竞技本质。
这场42分的屠杀,与其说是山西对广东的胜利,不如说是实力对人情的审判。当奖杯不能反映真实水平时,球场就会变成最公正的评委。



此刻CBA联盟办公室的投诉热线或已被打爆,但比球迷愤怒更值得警惕的,是联赛公信力的持续流失。若不能尽快建立透明化、数据化的评选体系,这样的"打脸"闹剧还将继续上演。毕竟在竞技体育的世界里,实力从不会配合剧本表演。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