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好文奉上!

父母和子女之间要如何相处,才能让孩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付出呢?

辽宁大连有一对农村夫妇,为了供女儿去德国留学,省吃俭用,还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才筹集了7万元学费,给了女儿。

老两口没想到,女儿去了德国以后,没两年就音讯全无。别说回国看他们了,就连电话都再没打过?

女儿是出什么事了吗?还是他们之间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隐情?



图|德国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曹茜,197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旅顺口区一个排虬农村家庭。

出国之前,曹茜一直在辽宁师范大学就读。

曹茜的父母曹肇纲刘红玉对女儿寄予厚望,可令他们有些失望的是,女儿学校距家不过一个小时路程,可曹茜却很少回家。

究其原因,跟1998年夏天,曹茜高考完的报考有关。

原来,曹茜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的控制欲极强,长期干涉女儿的学习、交友和人生选择。

1998年高考,曹茜考得不错,比当地一本线高了几十分。对于她这样的农村孩子来说,成绩已经相当优异了。



图|曹茜考试卡

曹茜的目标学校都在南方,她听说南方经济发达,工资也高。这样一来,她还能有结余,也有余力照顾父母。

曹茜的第一志愿是中山大学。不过,当年她的成绩报考中山大学,还是有点悬的。为了更稳妥一些,她又报考了几个南方大学。

曹茜也没想到,当大学入学通知书到她手里的时候,居然是辽宁师范大学?

我没报过这个学校,怎么能被录取呢?”

曹茜很是疑惑。

于是,她拨通了辽宁师范大学招生办的电话。

“我们的录取没有任何问题,你报的就是我们学校!”



图|辽宁师范大学

挂了电话后,曹茜更懵了。

之后,她去了自己的高中,找到班主任老师,询问是否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你的事我知道,是你爸妈找到我,给你的志愿改了!”

曹茜听到老师的话,彻底愤怒了。

她无法想象,父母居然干涉自己的人生大事。

回家后,曹茜找到父母对峙,老两口振振有词,说道:“辽宁师范大学离着咱们家近,以后你工作也离得我们近,这多好!”

听到父母的说辞,曹茜感到既愤怒又无力。

其实,曹茜父母早在报考前,就曾多次说过这件事。只不过曹茜坚定想法,就是要去南方。

曹茜父母见女儿油盐不进,便选择直接更改女儿的报考志愿。



图|曹茜

曹茜没有办法,她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去辽宁师范大学区上学。

入学前,父母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了一众亲友。曹茜在自己的升学宴上,像只提线木偶,父母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好不容易挨到了上大学,曹茜彻底放飞自我。

进入大学后,曹茜对父母的不满达到顶峰。她开始叛逆,挂科、逃课,去参加娱乐活动。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她和父母的关系开始恶化。

直到大四那年,曹茜不想顺从父母的安排,毕业回家乡当老师。正巧这时,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去德国留学。

为了彻底摆脱父母的控制,曹茜争取到了赴德留学的机会。



图|曹茜

因为经济还未独立,曹茜便主动示好,她和父母的关系也算有了缓和。

父母见曹茜有了变化,以为女儿是去国外镀金,于是就东拼西凑,凑了7万元,打给女儿卡里。

随后,曹茜带着钱出国了。

留学期间,因为语言不通,异国物价高昂,再加上兼职困难,曹茜开始频繁给父母打电话。

因为电话费很贵,曹茜每次和父母说话,都是简单直接:要钱。

三年期间,曹茜累计又向父母要了3万元钱。原本贫困的家庭,因为曹茜频繁要钱,变得负债累累。



图|曹茜父母

曹肇刚在接到女儿要钱的电话时,嘱咐道:“我们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省着点花。”

曹茜听到这话,没说什么,默默地挂了电话。

曹肇刚夫妇没想到的是,这通电话让曹茜铁了心肠,她下定决心,再也不回国,也不会给父母打电话了。

很多人认为曹茜冷血,父母养育她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什么不体谅父母,反而一味地索取,记恨父母呢?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甚至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出现问题并非一方有错。

曹茜之所以如此对待父母,自然也有其自己的理由。



图|曹茜和母亲

曹茜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其实,曹茜的父母原本想生男孩,无奈第一胎是女孩。他们想继续拼男孩,可因为身体原因,曹母再也无法生育。

从此,两人开始了对曹茜的魔鬼式教育。

曹茜的父母一直把女儿当男孩养,他们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很少了解女儿的想法和需求。

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希望养儿防老。既然没有儿子,就拿女儿当儿子养,将来给自己养老送终。

曹茜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经常考第一。父母非但没有肯定她,反而在成绩下滑时,一味地指责、谩骂。



图|曹茜父母

曹茜虽然心里不舒服,但那时候她也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谁曾想,她的忍让没有换来父母的理解,反而是更大的打压。

只要曹茜做事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就会被指指点点。就拿报考志愿这件事来说吧,曹茜想去经济发达的南方,可父母认为南方离家远,以后照顾不方便。

曹茜实在没想到,自己唯一一次做主的机会,父母都不给。

长期积累的情绪,直到曹茜到了德国之后,彻底释放。

为了从父母那里拿到钱,曹茜又隐忍了几年。如果不是父亲那一通电话,或许曹茜还想忍一忍。

曹茜父母没想到,2003年那一通电话之后,曹茜彻底和他们失去了联系。



图|曹茜

只不过这次失联是曹茜单方面发起的,也是她主动选择的。

一连几年,曹茜的父母都没收到女儿的电话。这时候,老两口着急了。

他们不停地拨打着女儿的电话,可一直无法拨通。

老两口担心女儿在异国他乡遇到了危险,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女儿,可一直未能成功。

直到2020年,曹茜父母接连诊断出癌症。他们自知时日不多,特别想见见女儿。。

曹肇刚开始反省,刘红玉也整日以泪洗面。

他们为了找女儿,找当当地报社,希望他们能将自己的故事报道出来,借助社会力量寻找女儿。

之后,《辽宁晚报》将老两口的家事报道了出来。



图|曹茜父母

随着舆论效应,众人纷纷指责曹茜,认为她冷血,不考虑父母。就算父母当年做得不对,她作为女儿,做的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还有一部分热心网友,开始查询曹茜的下落。

曹茜父亲以为,没有了家里的供养,曹茜或许早就流落街头,甚至可能都不在人世了。

令众人意外的是,曹茜不仅活得好好的,还改头换面,在国外嫁人生子,还在某大学担任教授

条件如此优渥的曹茜,为何迟迟不回国呢?

其实,有曹茜的同学表示,早在2005年的时候,曹茜曾回国参加学术会议,还在国内待了12天

只是会议一结束,她就匆匆回德国去了。



图|曹茜和父母

曹茜同学将她父母的情况告知了她,不过曹茜并未作出过多表示。

后来,曹茜父母直至临终,也未能见到女儿最后一面。

其实,2020年舆论发酵的时候,有网友通过德国华人社群,找到了曹茜的联系方式。

面对对方的询问,曹茜只是淡淡地表示:“我很忙,没有见他们的必要。”

她还补充一句,“我早就和父母断绝关系了。”

如今,距离曹茜父母去世,也已经过去几年了。

此时的曹茜,或许已经到了不惑之间。不知道面对父母接连离世,她未能见到最后一面,她是否会有遗憾。

有人认为,曹茜父母过度控制,导致曹茜长期压抑。所以,才会做出如此决绝的行为。

也有人认为,曹茜和父母缺乏沟通,才让双方的关系降到冰点。



图| 曹茜

截至2025年,曹茜依旧在德国生活。对于父母的离世,她也未作出任何公开回应。

看完曹茜一家的故事,你认为曹茜冷血,拒绝生养之恩,还是认为曹茜的父母控制欲是悲剧的根源呢?

欢迎在留言区写出你的想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