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奥克兰男子发了一段自己拍摄的视频,结果在网上被人骂惨。
视频记录了他和一位奥克兰理发师之间的冲突,尽管他振振有词,大部分人却觉得他过分。
这两天,视频又被标注为“有权利的毛利人种族歧视印度裔理发师”,被新西兰网友进行“二创”,引发了广泛讨论。
理发不满意升级为种族辱骂
视频拍摄于奥克兰中区Three Kings地区的一家3Kings Barbers理发店。
视频开始的时候,拍摄者已在激情骂架中。
而对方,也就是印度裔理发师,则无可奈何地在打电话(报警),旁边还坐着一个顾客。
“你刚才对我说什么?”男子说。
“你快报警啊。我就是要求退钱,你这个蠢货(dumb c***)。”
男子认为,理发师把他的发型剪坏了。
更为关键的是,他指责理发师“是故意剪坏的”。
印度裔理发师被他骂到没脾气,只管自己打电话叫警察。
这名男子跟着理发师在店里转了一圈,第二次试图索还理发费。
然而,理发师坚决拒绝退钱,“我为什么要退你钱?”
“不退钱就锤晕你!
这激怒了拍摄中的男子。
他开始一大段种族辱骂。
他嘲笑理发师的口音,宣称理发师不该在新西兰,并强调“这是我们的土地”。
男子声称自己的姐姐是一名职业理发师,已经干了17年,意思就是理发师的水平不行。
视频最后,这名毛利男子离开理发店时,对理发师进行了人身威胁,声称要“锤晕他”( 'knock him out')。
对印度人的歧视正在变严重?
自2006年以后印度进入新西兰前三大移民来源国后,就再也没有退出过前三。
2023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裔人口已超越华裔,成为新西兰第三大族裔。
新西兰共有292,092人来自印度社群,自2018年以来增加了22%。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人抱怨在新西兰被歧视的案例还真不少。
不过,这些抱怨一般都在社交媒体平台,通常不会被RNZ、Stuff等主流媒体报道。
前不久,一个印度裔发帖称,他和妻子第一次去南岛度假,10天自驾,大部分人都挺友好,但是在基督城某著名旅游景点遇到了一件困惑的事情,怀疑是否遭遇了隐性种族歧视,让大家帮他判断一下。
他说,游览中,遇到一位毛利裔工作人员,负责景点某区域的管理。
这位工作人员热情且健谈,与每位游客互动,询问他们的家乡、感受并闲聊。
轮到这位游客和妻子时(他们在排队等候时已被工作人员看到),工作人员却突然打开MacBook,专注于屏幕,未主动与他们交流。
这对印度裔尝试提问关于景点的事宜,但只得到简短回应,工作人员始终低头看电脑。
感觉不受欢迎后,他们选择离开,而当后面来自新加坡的游客接替他们的位置时,工作人员立即合上电脑,恢复热情地与新游客交谈。
这让他们感到疑惑,怀疑是否是被隐性种族歧视针对。
他强调,在南岛的其他经历都算好,其他新西兰人也态度友善。
新西兰印度裔:我们也有一部血泪史
其实,这并不怪印度裔敏感,新西兰同样有一部印度裔被歧视的血泪史。
1890年之后,新西兰在白澳政策影响下,通过海关、种族检查和移民法限制印度人入境,尤其是旁遮普地区的锡克人(多为帮英国打过仗的退役士兵)。
1920年代引入英语语言测试 ,表面中立, 实为主要为了限制非欧裔 。
一些人虽然在新西兰安顿下来,政府却长年拒绝他们接妻儿来团聚,团聚移民条件非常苛刻。
1945年后,越来越多印度人经营dairy和小商店,结果遭受排外运动。 一些地方政府与社区试图通过限制营业执照、控告卫生问题等手段,打压印度商人;有社区甚至发起请愿,要求“将商店清出市区”。
和其他族裔不同,印度人是为英联邦卖过命的,包括参与了多个历史上的战争。 新西兰的印度人在多次战争中都有服役,却在国家叙事中被遗忘。
在 纪念战争的活动中,他们常被“忽视” ,没有受到什么历史承认。
这些内容来自一本叫做《Invisible》的书——专门记述新西兰的“排印史”的专著中。
该书作者为新西兰学者Jacqueline Leckie。
歧视“经常是用一种微妙方式”
歧视也在演化。 一名29岁的印度男子最近也 分享了他在新西兰遭遇种族歧视的经历。
他两年前移民新西兰,认为实际体验令他失望。
他表示,尽管遇到了一些友善的人,但整体经历充满了种族歧视事件,包括陌生人在街上辱骂、工作场所因口音或外貌受到异样眼光和粗鲁评论。
他提到在社交场合常被区别对待,有时是微妙的方式,如被忽略或被排除在对话之外。
有时是赤裸裸的歧视,比如被要求“滚回你的国家”。
尽管他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学习当地习俗,但仍感到疲惫。在印度长大的他从未觉得自己是外人,但在新西兰即使过了两年,依然觉得自己不被接纳。
他向其他移民国外的印度人寻求建议和共鸣,询问如何应对作为外来者的孤独感以及种族歧视。
这篇帖子发布一天后获得近1500个点赞。
评论区中,一些网友分享了自己在国外遇到的类似种族歧视经历,称之为“微歧视”(microaggression),并建议他专注于工作、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忽视歧视并继续前行。
关于这种微歧视,大家也应该小心那些喜欢说‘你英语说得真好’,‘你到底是从这么地方来的’这种话。
这类话是否包含歧视,需要根据场合、语调和说话者心态,来辨别是否在阴阳,不像直白骂人那么容易理解。
而今天视频中这位毛利大哥的直白表述,当然是容易理解的。
据了解,目前奥克兰男士理发店基本价格通常在40纽币起。
复杂的剪刀剪发或者造型,大部分不会超过70纽币。
为了几十纽币何至于要打人?理发纠纷视频发布后,许多社交媒体用户对男子的行为表示愤怒 。
有网友指出,理发结果不理想应通过写差评或不再光顾解决,而非辱骂或威胁。
有人表示,即便同为毛利人,也不认同该男子的行为,强调种族歧视和“我们的土地”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
而视频中的印度裔理发师也贴了一个回复。
他说,这个毛利男子因为不想付钱而发飙,他从未经历这么糟糕的体验,但是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介意他以后再来光顾理发。
ref: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605623/Haircut-unhappy-customer-New-Zealan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