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剂金新政正式生效,深圳、广州两地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将迎来8%的突破性涨幅,成为全省唯一执行该上浮标准的双城。这背后是两地超4000亿元的养老金累计结余在支撑——根据广东省人社厅7月15日印发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调剂办法实施细则》,累计结余超36个月的"超发地区",可自主使用结余资金提升本地待遇。
新规核心在于打破"劫富济贫"式调剂模式。不同于过往强制征收30%统筹基金的做法,2025版调剂金制度实行"保底不封顶"原则:深圳、广州等7个珠三角城市仅需上缴20%的调剂金,但必须确保本地退休金不低于全省基准线。
正是这条"松绑条款",让两市能把2024年末高达4123亿的养老金滚存结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待遇提升。
具体操作中,深广两地的社保部门采取了"阶梯式补贴"方案。以深圳市为例,在基本养老金全省统一上调4.2%的基础上,对缴费年限超过25年的退休人员,再叠加3.8%的调剂金补贴,合计涨幅精准锁定8%。广州市则通过盘活职业年金账户,将2.6%的收益转划入基本养老金池,配合调剂金形成政策组合拳。
值得关注的是,新政明确要求"超发地区必须建立待遇调整储备金"。
深圳市财政局已预留158亿元作为养老金专项调节基金,确保未来三年每年可支撑不低于5%的涨幅。这种"自我造血"机制,既避免了过度依赖省级调剂,又为持续提高退休待遇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随着省级统筹进入2.0时代,深广两地的示范效应正在显现。东莞、佛山等地已启动养老金结余测算,试图搭上下轮政策红利的快车。但短期来看,拥有雄厚基金储备的深圳广州,仍将保持全省养老待遇的领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