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的层峦叠嶂之中,隐匿着一处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胜地——清虚洞。这座喀斯特溶洞集独特地质构造与深厚历史文化于一身,凭借多个“第一”,散发着无尽魅力,吸引无数游客与地质爱好者前来探秘。
世界最大天生桥,自然奇景冠绝全球
清虚洞最负盛名的,当属其雄伟壮观的天生桥。
1998年,美国洞穴基金会与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考察队,对清虚洞进行了精准测量。数据显示,其桥高178.25米,跨高105.25米,拱桥跨度在77.69 - 127.35米之间,桥身长达400米,宽达200米。相较此前被认为创世界纪录的贵州黎平高屯天生桥,后者桥高仅78.5米,最大拱桥跨度118.92米,桥峰长350米,最宽处138米,清虚洞天生桥规模远超其上。
2001年,它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的天生桥”,在天地间展现着大自然的磅礴伟力。
航空工业起源地,历史进程的见证者
清虚洞不仅是自然奇观,还铭刻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印记。
1941年,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在附近的乌鸦洞建立,清虚洞被规划为航发厂的火电站、铸造厂和螺旋桨厂车间。
虽因各种因素,部分建设计划未能完全落地,但这段历史,让清虚洞成为贵州航空工业起步的重要见证地,承载着先辈们在航空领域探索奋进的记忆。
活态文化博物馆,岁月沉淀的文化史
清虚洞宛如一座天然的文化博物馆,书写着一部生动的“文化史”。清朝道光六年(1826年),匪患肆虐,当地陇公坝、新寨民众为求安宁,在洞内高处修筑带围坪、营门的营盘,这座营盘沿用百年之久。
民国三年(1915年),住持和尚在此建造佛庙,供奉观音像,并正式命名为“清虚洞”。
此后,这里成为宗教圣地,鼎盛时期每日进香者少则百人,多则千余,香火旺盛,传承着当地的宗教文化与民俗风情。
毕节溶洞之冠,旅游胜地揽胜绝佳处
从旅游角度看,清虚洞堪称毕节溶洞的“翘楚”。
它由天生桥、天窗洞和地下溶洞构成,洞内砂坝与草坪交错,面积约5000平方米,洞口与陇公田坝相连,小溪穿洞而过,洞内外总面积超万平方米,空间极为开阔。
洞内景观奇特,静谧清幽,巨大的天窗洞别具一格,阳光透入形成奇妙光影,洞顶的大天窗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衔高山,吞丽日”的仙境之中。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深厚文化底蕴,让它成为毕节热门旅游打卡地。
清虚洞凭借多个“第一”,清虚洞早已声名远扬。作为自然风景名胜景区,无论是地质研究,还是观光旅游,清虚洞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前来领略它的神奇与壮美,探索这座自然与历史馈赠的宝藏。(推出:清虚洞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