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好房子”首次作为民生关键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建设蓝图。在这场人居品质升级的浪潮中,深耕建筑设计领域26载的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好设计铸就好房子”为核心理念,用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书写着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升级答卷。

从参与地方标准编制到落地多个标杆项目,从破解空间固化痛点到构建智慧生态,瀚华如何实现从功能满足到价值共生的进化路径?笔者对建筑设计业界的佼佼者——瀚华的两位专家进行采访,分别是瀚华执行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傅毅舟;瀚华执行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杰出工程勘察设计师郑建东。


1

政策筑基

从标准参编到行业领跑的价值锚定

作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设计尖兵”,瀚华设计院的发展轨迹始终与政策导向深度同频。“好房子”不仅是政策导向,也是瀚华一直坚守的原则。傅毅舟介绍道,早在2000年成立之初,瀚华便确立了“品质建筑设计服务专家,与城乡共进,为生活演绎美好”的企业定位,依托40余名专家与400人的跨专业团队,一直聚焦高品质建筑,累计获得超500项国内外设计奖项。

近年来,瀚华积极参与广东省建设科技与标准化协会的《广东好住房技术导则》编制,为广东省好住房标准的建设与落地提供技术支撑。2023年,在“广东好房子”评选中,瀚华参与设计的9个项目入选;2024年,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中,瀚华住宅类奖项数量与质量双领跑,总获奖数与一等奖数均居行业首位。

政策的东风不仅是方向指引,更成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在郑建东看来,科技发展可以提供新工具、新工艺、新材料等,突破传统设计的边界,但碎片化的技术创新也只有在“好设计”的系统整合下,才能转化为居住场景中可感知的价值。

科技赋能的过程其实是“技术创新”到“设计价值”的转化过程,是理论研究到产品落地的完整闭环。据介绍,瀚华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与华南理工等实验室合作研发多项课题,获得各类国家专利,并参与各类国标省标、团标的编制,再将研究成果应用并迭代升级。这种“政策解码-技术转化-应用落地”的模式,使瀚华的设计不仅满足规范要求,更引领了人居需求升级。

2

技术破界

从空间固化到全周期适配的范式革新

“好房子”不仅仅是好建筑,更是好环境、好空间、好场地、好配套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郑建东强调,设计者要从设计物理空间升华为设计生活场景,从设计“单体”拓展到设计“系统”。

目前,瀚华已形成“空间、环境、社区”三重价值共生的有机体系。在规划阶段,重视科技赋能,构建全面的室内外建筑物理环境分析体系,运用CFD风场模拟、声学传播建模、太阳轨迹追踪等技术,实现微气候平衡与能耗优化,让建筑学会“呼吸”。

在空间创新上,第四代住宅实践成为亮点。其中,江门海悦天玺项目植入双层通高空中花园、超12米L型景观阳台,以垂直绿化系统形成“垂直森林”效应,不仅改善微气候,更创造了“空中庭院”的社交场景,重塑高层住宅的邻里交互模式。这种从“物理空间”到“生活场景”的升维设计,让建筑成为承载多元生活方式的容器。


满足全周期居住需求的大板结构户型方案

与此同时,针对传统住宅“功能固化、改造困难”的难题,瀚华耗时十年研发大板结构体系。“传统住宅在建造阶段即被固化,空间功能与家庭生命周期往往错配,新生儿到来需增加居室、居家办公需扩展工作区、适老化改造需调整动线等需求,只能通过置换房产或牺牲舒适性妥协。”郑建东颇为感慨。

为此,瀚华以“全周期适配”为核心理念,将大板结构从工程概念转化为成熟解决方案,通过大跨度楼板体系+少墙体承重系统的创新,突破传统剪力墙的结构限制,构建可自主进化的居住空间。

在建造阶段,就预埋设备管线综合层,使后期改造无需破坏主体结构,大幅降低空间更新的经济与时间成本,将建筑设计从“预设功能”转向“预留可能”,让物理空间成为承载生活演进的弹性容器,通过技术赋能让建筑获得“持续进化”的生命力。

3

科技赋能

从智慧单品到全周期服务生态的升维

“好设计”的真正价值不仅体现在设计与建造阶段的创新应用。傅毅舟强调,如何在交付后的长期使用中,实现易用性与管理效能的双重提升,是更重要课题。瀚华以前瞻性思维重构社区管理逻辑,将智慧化建设从技术应用升维为“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在广州城投·东园公馆项目中,瀚华将智慧化建设贯穿社区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大社区+小家庭”的智慧生态,既保障了运维管理效率,又重塑了未来居住体验的完整图景。在社区层面,搭建智慧社区管理平台,集成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车辆管理、通行及访客管理、物业管理等功能;在家庭层面,打造智慧家居系统,通过环境传感器与家居设备的联动控制,实现“空间懂人”的主动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广州市建筑节能科技协会副会长单位,瀚华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设计全周期,近年来研发节能绿建类课题十余项,参编了多项行业标准,并深度参与各类项目。

其中,2018年参与设计落地的广州远洋天骄项目,是全球首个WELL多用户住宅试点标准金级认证项目;宏景科技总部大楼项目,更是同时斩获了LEED铂金级、WELL铂金级、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及近零能耗建筑四项顶级标准认证,成为智能建筑领域的标杆案例,并获得“建筑园区智慧管控平台十大卓越品牌奖”和“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十大匠心产品品牌奖”。

4

性能革命

从规范响应到产业链协同的未来破局

当前,住房发展正从关注“有没有”转向住得“好不好”的新阶段。这种转变是随着国家发展、市场成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逐渐完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结果。

随着《住宅项目规范》的发布,层高、电梯设置、隔声性能、无障碍与适老化等方面的硬性指标落地,行业进入“性能竞争”时代。傅毅舟强调,标准的升级是对品质追求的升级,未来大家对“好房子”的理解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全面。

“新规推动行业从规模速度向品质细节转型,倒逼设计者提升精细化设计能力。”对于标准的升级,傅毅舟表现得信心满满,“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也给像我们这样真正追求品质的设计者提供了舞台和更多机会。”

“好房子”不仅要能用,还要好用、好更新、好维护。傅毅舟认为,当住宅建设迈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时代,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赛,更是责任的重构场。

作为建筑业“链长制”工作示范企业,瀚华发挥“链主”企业主导作用,引领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将点状的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的整体产业生态聚集,加大科技创新与投入,解决关键技术和瓶颈,协同产业链发挥合力。

“我们坚信,真正的‘好房子’建设专家,既要成为人居趋势的洞察者,更要成为价值标准的定义者。”傅毅舟表示,未来,瀚华将继续以设计为纽带,在建筑与生活的交响中谱写新时代“好房子”的答案。



文/赵文霞

◎ 编审:左国兰

◎ 美编:杨榆洁

◎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