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思明区法院)联动厦门市住建局依托“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高效化解一起特殊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该案中,市住建局调解员在调解法官指导下初步确立“三点突破法”——即找准关键矛盾点、锁定核心争议,把握情感共鸣点、激发诚信意识,寻求利益平衡点,设计解决方案,积极引导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获当事人认可。


思明法院与市住建局联合开展先行调解工作。思明区法院供图

据思明区法院立案庭黄素萍庭长介绍,作为中心城区法院,思明区法院受理的住建纠纷数量长期保持高位运行。为此,该院与市住建局依托“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不断强化住建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邀请市住建局调解员全面参与住建领域的民商事与行政纠纷调处。自机制搭建以来,累计化解住建纠纷370余件,化解成功率达四成以上。两家单位协同联动,发挥各自优势,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从聚焦个案解决到探索解决区域问题,形成了互动互助、互学互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平安厦门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聚焦资源整合做“加法”,止矛盾于未发。一是凝聚联防合力。持续释放诉非联动机制优势,引入市住建局、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等9家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纠纷预防,其中,市住建局作为法院窗口入驻单位,2024年共参与化解住建纠纷200件,案涉金额超2亿元。吸纳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入驻,精准匹配厦门市价格认证中心专家库,靶向化解涉价格争议的住建纠纷10余件。二是夯实指导职能。12名业务骨干精准对接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提供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法律咨询等服务30余次,链接“近邻法官工作室”和调解点举办普法讲座5场,受众超百余人次,指导行政机关、行业协会自行化解纠纷293件。三是强化府院联动。与思明区住建局建立房地产风险联动化解工作机制,打造住建领域信息共享、风险预警、联合调处的综合治理格局,全年共移送违法发包、转包线索7条,推动净化房地产市场,为辖区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开展专题培训。思明区法院供图

聚焦解纷流程做“减法”,解矛盾于一案。一是深化小额应用。针对物业纠纷矛盾点类似、标的额小、群体性的特点,积极推动简易物业纠纷批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快调快立快审,全年源头调处物业纠纷994件,化解成功率近60%。二是深化以鉴促调。深化建工类案件以鉴促调机制,通过鉴定厘清矛盾争议焦点,并将该机制扩大到相邻权纠纷、群体性纠纷案件。规范建工案件鉴定操作流程,2024年,以鉴促调推动230件建工类案件源头化解,解纷周期同比缩短10天。三是深化示范引领。针对住建领域群体性纠纷高发多发特点,靶向构建示范诉讼机制,前端强化风险预警,选取代表性案件先行先判,带动类案批量化解,2024年,新收房地产租赁合同纠纷同比下降24.14%。


窗口人员积极引导当事人使用小额诉讼程序。思明区法院供图

聚焦综合治理做“乘法”,化矛盾于全域。一是强化衍生治理。依托思明区诉讼衍生案件协同治理中心,将5名住建领域法律专家纳入专家库,为22名住建纠纷当事人提供订单式判后释法答疑、上诉利益评估服务,群众认可度超90%。二是强化以案释法。贴近民生“小案”讲述法治“大道理”,全年16篇次住建领域纠纷典型案例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等转发报道,一位法官走进《今日说法》栏目解读小区加装电梯等社会热点法律问题,有效涵养法治思维。三是强化行业治理。针对房地产行业乱象,组织行政机关、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2场、旁听庭审3场,向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协会发送司法建议2份,推动市住建局有力查处一批中介企业违规行为,2024年,中介服务合同纠纷同比减少29.17%。(林怡婷 张晓韵 洪晓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