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英国议员入境香港被拒绝的消息,近日引起英国震动。不仅英国民间对此议论很多,就连英国上层也接连介入。除了议员本人感到震惊,接着是自由民主党党魁大加指责,然后就是英国外交大臣拉米13日公开表示,他对此“深表关切”,并声称将紧急与中国政府交涉。
拉米是怎么“紧急与中国政府交涉”的不知道,但中方的态度很清楚:一是香港特区方面用行动表明态度,不仅对她拒绝入境、搜查行李,还直接将她送上了返回英国飞机的入口处;二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表态:入境事务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香港特区政府有权按照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处理入境的个案。
可以说,在对待反华议员入港一事上,香港特区方面的行动很果决也很干脆,外交部的表态一点也不含糊。
这一事件,至少向英国、向全世界透露出三个信号:
一是在主权问题上,中国绝不让步。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贺候丝(Wera Hobhouse)上周与丈夫前往香港希望看望刚出生的孙子时,在机场被香港方面拒绝入境,并于约5小时后被遣返回国。
中国人大多未必知道贺候丝这个名字,但她在西方政坛是一个活跃分子。她是“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成员,对中国长期以来非常不友好,特别是在中国的人权及香港、新疆问题上,经常跟在美国屁股后面蹭热点,抹黑指责我国政府。
贺候丝所在的这个“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就是一个专门对中国挑事的组织,由来自日本、加拿大等国的议员组成,致力于推动所谓民主国家在贸易、安全和“人权”等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至于贺候丝本人,更是一名得力干将,对中国有过许多无中生有的指责。
中国有句俗话,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你对中国不友好,中国凭什么把你当客待?当香港方面拒绝她入境后,她才感到委屈,声称自己是私人旅行,香港不应该对她这么无礼。问题是,身份的切换不能抹去行动的痕迹,你不能在骂香港时就是议员,来香港时就切换成私人吧?
香港是中国的香港,而不是英国殖民时期的香港,中国和香港特区绝不会容忍那些一面抹黑诬蔑中国,一面要中国对其开放特权的反华行径和反华人士。那些至今仍然沉醉在大英帝国辉煌历史中的英国政客,早就应该醒醒了!
二是出来混总要还的,所有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香港为什么拒绝英国议员入境,其实英国人心里门清儿。
香港回归后,许多英国人长期对此耿耿于怀,他们不愿意面对这一现实,不甘于接受这个现状。因此,20多年来,英国政坛和民间,经常在香港问题上指手画脚,批评抹黑中国政府和香港特区,甚至公然制造事端,支持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捣乱闹事。
现在,香港拒绝英国议员入境,戳到他们的痛处了,他们开始装无辜并卖惨了。可惜,揣着明白装糊涂解决不了问题,撒泼打滚满世界卖惨也解决不了问题。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道称,贺候丝在机场被工作人员带到一边进行了询问,并在5个小时后被拒绝入境,让她原路返回。而她的丈夫则“很快就进入了香港”。
她的老公能顺利进香港,是因为她的老公没有这方面的劣迹;而她被香港方面拒绝入境后,虽然她还在装委屈,但她的老公已经表示,他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说这很可能与她所在的组织有关。
如果她能像她的老公一样做人做事,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被拒之事;如果英国人都像她的老公一样面对现实,中英关系也不会因为英方频繁挑起毫无意义、又无法改变事实的各种事端而闹得这样复杂。
中国正在全面崛起,大英帝国的黄昏临近,英国人必须端正心态,正视现实。尤其是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重大问题上,他们声势越大、动作越多,越显得他们日薄西山、力不从心。
三是英国议员入港被拒,这只是开始。
贺候丝入港被拒后,觉得自己很委屈,发信息表示:“我是自1997年以来,第一个被香港拒绝入境的英国议员,这简直是对我一个大侮辱。”
这条信息对那些还沉浸在夕阳余晖里的英国人来说,也许有不小的煽动作用,但对中国和香港特区来说,一点涟漪也激不起来。因为所有中国人都清楚,这太正常了,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经常发生。
因为,香港历史上那屈辱的一页已经翻过,如果英国人总想拿这块疮疤说事,那只会让愈合的过程更加漫长,让中英关系的修复更加曲折。
英国人必须彻底放下对香港的执念,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勇于面对现实,早些调整观念,这才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