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山药粉丝鸡汤、黄瓜木耳炒鸡蛋……4月7日,云梦县黄香小学食堂,学生正有序排队取餐。
“校园餐3菜一汤,每周不重样,吃得安心、舒心。”黄香小学三年级学生蔡雪姣咬下一块鸡肉,双颊变得鼓鼓囊囊。当天,蔡雪绞的母亲陆若微作为陪餐家长在学校与孩子们共进午餐,她随后扫描评餐二维码给出五星好评。
云梦县黄香小学陪餐家长刘星(左一)和孩子一起在食堂就餐。(湖北日报通讯员 蔡青阳 聂杰杰 摄)
去年8月,云梦县投资300余万元,与湖北工程学院合作在孝感率先搭建“1+4+N”校园食堂阳光智慧监管平台,从阳光采购、智能监管、明厨亮灶、定制菜单等方面入手,打造“数字食堂”。
在平台上下单后,由黄香小学食堂采购员、库管员和管理员组成的验收小组,通过"AI电子秤"智能识别、自动称重后,“验明正身”的包菜、猪肉等食材信息被实时上传至监管平台。
“以前靠人盯人,现在靠数据说话。”黄香小学校长舒小军介绍,验收通过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食材的采购、配送和进出库过程扫一扫全知晓,可有效杜绝“货不对板”、缺斤少两等现象的发生。
为保证食材安全可靠、品质上乘,云梦各中小学通过三方询价、磋商、招标等形式选择供应商,再由县教育局对供应商营业证照等安全资质进行核查,筛选296家供应商纳入中小学食材供应“白名单”。
在云梦县职业教育中心食堂进门处,张贴着一张“阳光公示”二维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用手机扫码后看到,食堂营业执照、食材供应商、带量食谱等信息一应俱全,还能实时观看食材从清洗、切配到烹饪、备餐的全过程。
“食堂操作间各区域实行‘四色’管理。粗加工、果蔬、肉禽、水产各区分别对应黄、绿、红、蓝四种颜色,厨具也相应进行了颜色区分,可有效避免混用污染,确保食品安全。”该校负责人文小勇介绍。
“数字食堂”还通过接入“鄂食安”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自动抓拍后厨人员未佩戴口罩、食品留样不足等违规行为,形成红色框标记并推送整改通知,实现“线上+线下”闭环管理。
目前,该平台共收到反馈建议1500余条。有家长反映,食堂饭菜不够保温,9所学校立即增添保温工作台38台;有男生提出,部分窗口饭菜分量不够,多所学校马上增设免费加菜窗口。
云梦县教育局局长陈军华介绍,通过AI技术,该平台还能实时展示食材消耗情况,预测需求变化,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学校改善膳食营养搭配,让学生吃得更健康。
“云梦经验已在全市推广,451所具备供餐条件的中小学均建成‘数字食堂’监管平台。”孝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平台稳定运行,该市采取财政拨款、银校合作、企校合作等方式解决了软件开发和后期运维资金难题。
PRODUCED掌上孝感
✍️ 编辑︱扬大
来源︱湖北日报、孝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