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繁华》里的汪小姐再度声名大噪之后,唐嫣的《念无双》从开播到收官,一直备受关注。


4月14日,《念无双》在争议与热议中落下帷幕。这部由唐嫣主演的仙侠剧,从开播时的“清一色差评”到后期凭借高立意与演员表现实现口碑逆袭,唐嫣饰演的姬谭音,从“神女”到“凡人”,从“神性”到“人性”,用一场跨越身份与命运的蜕变,让观众看到了仙侠剧的另一种可能,也看到了演员唐嫣的另一种可能。


角色突破:从“紫萱”到“姬谭音”,神女的内核进阶

“姬谭音”是唐嫣继“紫萱”之后的第一个仙侠剧角色,在仙侠剧普遍陷入“虐恋”与“救世主”的套路中,《念无双》唐嫣饰演的姬谭音打破传统形象,被定义为“兼具神性与人性的匠造之神”。

这一角色跳出了传统仙侠剧“圣母”或“恋爱脑”的框架,以“信念高于情感”的设定贯穿始终,撕开了传统仙侠女主的脸谱化标签。她不是凌驾众生的“高冷神祇”,亦非依附男性的“菟丝花”,而是以“人性之光照亮神性”的复杂角色。


面对魔族入侵,她自毁神骨、以一敌百;面对族群不公,她敢与天神据理力争,喊出“众生平等并非神族特权”,这正是姬谭音身上神行的重量。同时姬谭音会因源仲的冷漠而失望蹙眉,会因孩童的苦难而眼眶含泪;会在黑暗料理前露出“嫌弃脸”,也会在师徒重逢时笑得温柔如水,人性的温度让姬谭音神女的形象有了血肉。这种“神性”与“烟火气”的平衡,让姬谭音成为仙侠剧中少有的“立体角色”。

曾几何时,“紫萱”是唐嫣的标签,也是观众对她的刻板印象,之后更是因为都市爱情剧让“傻白甜”的形象深入人心,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努力转型,但只有去年的汪小姐杀出了重围,作为《繁华》之后无缝进组的《念无双》,可以说姬谭音一角是唐嫣的“双刃剑”,演技得到认可从此转型成功,但若饱受争议,那就意味着“汪小姐”也只是昙花一现。好在,《念无双》让唐嫣站住了脚。


《念无双》开播初期,唐嫣的演技曾引发两极评价。部分观众批评其“假吃”镜头明显、少女感演绎略显刻意,甚至质疑她回归仙侠剧是“重回舒适区”,加上剧方的不给力,更是让人一度唱衰这部剧。当让人没想到的是,剧集播出后,唐嫣的“姬谭音”角色新媒体指数最高达9.02,网播指数“低开稳走”,最终以黑马姿态突围。

这部剧中,唐嫣摒弃配音,以略带上海腔的声线融入古装语境。有人质疑“违和”,更多人却认为这赋予了角色独特的“人性温度”——正如网友所言:“她的台词像在说人话,而不是念台词。

剧中与源仲斗嘴时的娇俏挑眉、自证内心时的颤抖哽咽、面对宿命时的隐忍垂眸、目睹爱人源仲自戕,眼中含泪却克制悲怆,而面对天道禁锢,她以毁天灭地的姿态打破桎梏,爆发戏中眼神从脆弱到坚定的转变被赞“充满戏剧张力”。


唐嫣用细节消解了“中年演员演少女”的争议,让姬谭音的“少女感”与“神性”浑然天成。让观众为姬谭音的“大爱”落泪,为她的“孤勇”喝彩,甚至自发二刷、三刷。有评论写道:“她教会我们,温柔何尝不是最锋利的剑。”

对比《繁花》中市井气十足的“汪小姐”,唐嫣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中切换自如,证明了她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正如她本人所言:“演员不应被标签框定”,这种突破恰恰回应了外界对中年女演员戏路单一的质疑。

《念无双》的收官,不是终点,而是唐嫣演艺生涯的新起点,继《繁花》的“汪小姐”后,唐嫣再次用现实主义与仙侠题材证明了自己的可塑性。观众期待她继续挑战多元角色,打破题材壁垒。


正如其工作室收官文中所述:“会带着她的赤诚与孤勇,继续奔赴下一场人间。”期待唐嫣更多精彩作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