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4月9日,德国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谈判达成了《联合执政协议》,联合政府呼之欲出,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有望在5月5日当选新一届总理。这次组阁谈判之所以进展顺利,是因为谈判双方意识到,德国需要尽快组建成熟稳定的政府,以应对各种严峻的内外挑战。《联合执政协议》开篇就指出,当前德国面临着历史性挑战,因此,新一届政府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墨茨(资料图)

在过去将近20年的时间里,德国政坛一直采用三党执政的“红绿灯”模式。即便像有着“铁娘子”之称的默克尔那般强势,也无法平息党内的派系矛盾,最终只能无奈离开政坛。朔尔茨领导下的德国政府状况糟糕,若不是如此,执政的社民党在此次大选中的支持率也不会被极右翼的选择党远远超过。如今轮到联盟党执政,但德国宪法禁止左翼政党专政,而三党执政又存在弊端,外界始终在猜测默茨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左翼鹰派人物确实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值得关注的是,在还没获得批准的联合执政协议中,“中国”被明确提及多次。协议清晰指出:中国仍是德国在诸多全球议题上的重要合作方,尤其在气候变化与供应链稳定方面。但与此同时,中国也被明确归类为“制度性竞争者”。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表示,在对华政策上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的同时,将中国定位为 “制度性对手”,强调进一步 “去风险”,下一届德国政府会延续默克尔执政末期的政策调整,放弃 “新东方政策”“以商促变” 理念,转向现实主义接触。

默克尔在任期间曾被视为对俄友好的推手,如今这种政策遭受了来自内外的广泛批评,认为其间接导致了俄乌冲突的酝酿。这也使得默克尔及其支持者在德国的政治舞台上逐渐失去影响力。新政府的浮出台面意味着德国处于重新定义其国际角色的关键时刻。在对内政策上,新的内阁计划通过经济改革来激发增长,尤其是在能源和税收方面作出大胆调整。在对外政策上,德美关系的亲密和与俄罗斯关系的审慎,将决定德国未来数年的外交走向。

德国选择党联合党主席爱丽丝·魏德尔认为,鉴于联盟党和社民党之间达成执政协议,这一民调结果“并非偶然”。“在新政府尚未宣誓就职前,出现如此剧烈的支持率崩塌,在我们国家尚属首次。”她直言,该民调结果说明其所在政党“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承诺说:“我向你们保证:下一届我们将在政府中执政。”默茨在柏林介绍联合执政协议时称,如果人们感受到政治中间力量不仅能指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极端主义势力将失去生存土壤。作为候任总理,他对政府前景保持乐观。

尽管2024年欧洲议会大选是右翼胜选,但德国自二战以来还没有右翼派执政的先例,最重要的是极右翼选择党的执政理念让德国其他政党无法接受。作为一个2013年才出现的新兴党派,选择党的政治理念非常极端,他们推行寡头专政,主张退出或者解散欧盟、恢复本币制度。但问题在于,德国的经济崛起本身就建立在欧洲一体化之上,选择党的想法无疑是十分危险的。此前默茨曾有意在非法移民的问题上和选择党联手,这也是他对胜选之后组阁的一种试探。



墨茨(资料图)

适逢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大打关税战,令环球金融市场气氛紧张,默茨特别向特朗普喊话,强调德国会提升竞争力,推动欧盟进步。根据联合执政协议,执政联盟希望通过减税,减轻德国公民和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投资。在移民政策上,执政联盟一致同意收紧难民措施,并将获取公民资格的年期由至少3年,延长至5年。安全问题方面,默茨表示,德国有需要改善国内及对外安全政策,包括大幅增加国防开支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