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一个下午,开国中将杜平空降南京军区,出任军区政委。
杜平将军
杜平走下飞机,立即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携一众领导早已等候多时,迎接杜平将军上任。杜平看许世友亲自前来,连忙走上前去和许世友握手。
可不想,许世友看到杜平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连续发问:“毛主席派你来抓典型了吧?你不抽烟也不喝酒,咱俩能干到一起吗?”
杜平听后哈哈大笑,许世友也跟着笑了起来,显然许世友在开玩笑。那么杜平将军有何履历?许世友为何开这么个玩笑呢?
杜平出生于1908年,江西省万载县人。他家庭贫困,父母省吃俭用才把他送去家族集资开设的学校读书。后来杜平考入长沙著名私立大学群治大学,又是父亲东拼西凑,给他凑齐了学费。
群治大学人才济济,校董章太炎、于右任都是当时的风云人物。不过毛主席看不上这所学校,曾对杜平说:“那是野鸡大学。”毛主席又说:“野鸡大学也有好的嘛,你是大学生,我是师范生。”
杜平读大学时期,父亲不幸病逝,家里失去顶梁柱。他只好放弃学业,回万载老家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杜平参加红军,在黄公略领导的红3军当宣传科长。
参军不久,杜平就获得一个难得的机会。军长黄公略找到他,说:“我们马上要和红4军会合了,你不是想见毛主席吗?他正在永丰一带指挥打仗。”
杜平被派去与红4军联络,也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那天他站在门口,心情无比激动,朝门里张望着,想认出哪个是毛主席。
杜平发现,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在屋里谈笑风生,一口湖南腔。杜平想了想,对身边的同志说:“这个人一定就是毛主席了。”
毛主席正在和黄公略讨论组建红一军团的事情,顾不上和杜平说话,不过很快杜平就得到了一次毛主席亲自指点的机会。
1931年9月我,大营盘战役后,杜平被派去给毛主席送信。毛主席看完来信后夸赞说:“黄公略打得好啊!”随后毛主席又和杜平唠家常,说:“杜平,你是大学生哩。你肚子里墨水多,在革命战争这所大学学习,能快速成长起来。”
那天毛主席专门留杜平吃饭,给他讲革命道理,影响了他一生。
杜平(左)和彭德怀在朝鲜
1949年3月,毛主席和中央机关进京,在西郊机场检阅部队。这时候的杜平早已今非昔比,担任四野政治部秘书长的他不仅亲眼目睹了这一盛况,还端着照相机跑前跑后,拍下了毛主席站在敞篷车里,检阅部队的珍贵照片。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朝鲜战争打响,杜平出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和彭老总一起出征。杜平是做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彭总非常尊重他。志愿军发起第一次战役,杜平起草动员令的时候,彭总划去自己的名字,改为“政治部主任杜平”。
抗美援朝中,杜平提出优待俘虏。杜平组建了碧通战俘营,提议由志愿军接管美英战俘,朝鲜人民军接管李承晚军战俘,展现出过人一等的政治智慧,为日后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一次,战俘营组织球赛,管理战俘的干部胜少负多,提议从部队调人和美英战俘再较量一番。杜平却说:“不可,不可,此事大可不必。”
1951年秋,杜平带领98名志愿军战斗英雄回国参加国庆盛典,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宴会开始后,杜平主动向毛主席敬酒,毛主席神色一凛,说:“这杯酒,敬给牺牲在前线的战士们。”杜平听后眼眶红了起来。
1953年3月,杜平突然接到军委通知,要他立刻回国接受新的任务。杜平回去后才得知,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让他出任驻朝鲜大使。
杜平不愿当驻朝鲜大使,第一时间找到老首长彭德怀,给出三个理由:第一,他在部队工作多年,不愿离开部队;第二,他口才不好,不是那种随机应变的干部,胜任不了外交工作;第三,他不抽烟也不喝酒,这虽然不是干外交的必要条件,但影响交际, 不适合当大使。
不久后毛主席召见杜平,杜平再次委婉拒绝上任。毛主席尊重他的想法,又让他回了志愿军。
左一 杜平 左二 许世友
1955年沈阳军区成立,杜平任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荣获中将军衔。
杜平主持沈阳军区工作期间,做过最著名的事情是宣传雷锋事迹。雷锋同志因公殉职后,杜平将军力排众议,主张宣传雷锋精神。
1963年,杜平接到新的任命,出任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刚到南京,许世友就跟他开玩笑说:“毛主席派你来抓典型了吧?”
杜平树立雷锋为典型的事情,许世友早有耳闻,南京军区的干部也对他的能力充满好奇。实际上南京军区的典型的确很多,杜平主政11年,在南京军区发掘了上千个先进集体,以“南京路上好八连”最为有名。
许世友跟杜平开的第二个玩笑,说:“毛主席派你来,你不抽烟也不喝酒,咱俩能干到一起吗?我有些担心啊!”
原来1953年杜平拒绝担任驻朝鲜大使,曾对彭总说:“我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搞啥子外交。”
杜平在私下会面时说的一句话,被彭总当成笑话传扬开来,许世友自然也听说过,才开了这么一句玩笑。可偏偏许世友嗜酒如命,据说打仗的时候指挥部也摆着一瓶酒,外面炮火连天,许世友从容举杯畅饮。
一次部队召开紧急会议,许世友不满战术安排,一时情绪激动打翻酒瓶。桌子上的地图差点被浸湿,空气中弥漫着酒精的味道。许世友爱喝酒,又不耽误打仗,连周总理都对他无可奈何。
于是杜平刚到南京,许世友就半开玩笑地说,不喝酒怎么开展工作。事实上许世友多虑了,杜平不喝酒照样能行,和许世友配合得很好。
一次南京军区举行晚宴,许世友多喝了几杯,对一些军事部署进行尖锐批评,一时间让在场干部们下不来台。杜平身为军区政委,没有直接反驳许世友的观点,而是适时引入一些轻松话题,扭转了局面。
大家都知道,许世友性格豪爽,但处事霸道,可许多政工干部相处不来。杜平和许世友搭档,自然也会碰到许多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呢?杜平将军离休后,曾对人说:“我对付许世友有绝招。”
杜平解释说,这个“绝招”说来简单,就是他虽然和许世友是平级,但在南京军区,他一直将许世友当上级看待。在与许世友的相处中,杜平不和他正面交锋,军事方面由许世友做主,政治方面和许世友商量,因此赢得了许世友的尊重,也维护了军区领导班子的团结。
比如有一次,南京军区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政治教育活动。杜平身为军区政委,在草拟好文件后送到许世友处,听取许世友意见。许世友很重视,提笔写下自己的看法,甚至增加了几条实际案例。杜平完全接受,将其纳入整个活动安排中。
杜平讲大局,许世友重感情,将杜平当作知心好友对待。
比如出差的时候,许世友雷厉风行,说走就走。但自从杜平到军区,他每次都避开午休时间,对工作人员说:“老杜要午休,等他休息好我们再走。”
二人一次到北京开会,住在招待所。许世友会特意选择一个环境安静的房间,供杜平休息。
许世友和杜平搭档整整十年,直到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离开南京军区时,杜平亲自把他送到广州,这在军区政委中是独一例。
1974年,杜平突然被解除职务,许世友得知后十分震惊。杜平赋闲的那段时间,许世友特意将他接到广州,让他安心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