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树下走,屎从天上来!”2025年4月,郑州金水区经五路与纬一路交叉口成了全国网友热议的“天屎之路”。春夏交替,数万只夜鹭在此筑巢,鸟粪如雨点般砸向行人、车辆和商铺。有人戏称“每天出门都得拼运气”,商户无奈撑伞营业,环卫工高压水枪日夜冲刷仍难解困局。
高大的法桐树上,夜鹭的“空中别墅”密密麻麻,鸟鸣声成了街道的背景音。小学生戴着黄帽防“天降横屎”,路人举伞疾走,商铺门口摆满纸巾和遮雨棚——这条街的日常,既是生态奇观,也是生活挑战。有市民调侃:“这里的鸟屎比郑州的胡辣汤还‘稠密’!
夜鹭为何偏爱纬一路?专家揭秘:30年前,它们因渔民驱赶从黄河湿地迁入市区,依赖稻田鱼虾生存。如今稻田变高楼,夜鹭却因“恋巢性”扎根于此,数量超1.5万只,成为国内罕见的城市鹭群58。尽管周边食物减少,它们仍夜飞黄河滩捕鱼,白天回巢“育儿”,鱼虾残骸与鸟粪齐飞,成了街道另一奇景。
商户苦笑道:“顾客挑商品得眼观六路,鸟屎一来生意就黄!”环卫工的工作服洗了又脏,保安撑伞执勤成“移动斑点狗”。但多数居民态度宽容:“能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做邻居,说明咱环境好!”甚至有小学生自豪:“这叫‘生态中奖’!
鸟粪含尿酸,腐蚀车漆、污染环境,但专家直言“迁移不现实”。建议市民:
停车后及时清理鸟粪,用中性清洁剂软化擦拭;
随身带伞,穿深色衣物“隐藏战绩”;
管理部门灵活考核环卫工,减轻压力。
“天屎之路”是生态保护的勋章,还是城市治理的难题?若你是商户,会选择撑伞坚守,还是呼吁“迁鸟”?欢迎留言分享你的“中奖”故事,或为“人鹭共存”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