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西藏的“高光”之年。因为在这一年的西藏墨脱,现生了一种消失了107年,头上长两只蓝色“肉角”的神秘动物。

这种神秘的甚至被认定为灭绝了的生物忽然出现,给野外考察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因为它的出现不仅打消了该物种“不存在”的质疑,更为研究濒危物种及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灰腹角雉的真貌

这个神秘的家伙叫灰腹角稚。

灰腹角雉又叫寿鸡,因其别名,被许多人当作吉祥的动物,最早被一个名叫贝克的英国鸟类学家在1914年的西藏发现。



当年,贝克在达旺发现了寿鸡。因此鸟类非常罕见,贝克抓到了一只制作成了标本,将其命名为灰腹角雉藏南亚种。

不过令人震惊的是,贝克之后,竟再无人见过寿鸡。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灰腹角稚是否真的存在。



在时隔107年后的2021年,中国新闻网发布了一则新闻,称“中国首次野外拍到灰腹角雉藏南亚种影像”。这一消息无不令野外物种研究者欣喜,真的有活的灰腹角稚!



那灰腹角稚究竟长什么模样?明明是鸟类怎么还能长蓝色的“肉角”?

长蓝色肉角的是雄鸟,雄性灰腹角稚非常“耀眼”。

如果雄孔雀引人瞩目的是它的华丽尾巴,那灰腹角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那对淡蓝色的角。



在求偶的季节里,雄性灰腹角稚的肉质角会充血直立,角的长度可以达到十厘米。角的变长为雄性灰腹角稚增添了不少光芒,雌性灰腹角稚眼里,它在身体瞬间“伟岸”了不少。

灰腹角稚的脸因种类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深蓝色,一种呈金黄色。喉部有东西下垂,像裙摆一般,那是它的肉裾,呈黄色,十分的鲜艳。不仅亮眼,灰腹角稚的肉裾边缘还带有浅蓝色的线条,着实美丽。



不要小看灰腹角稚的肉裾,虽然它看起来像人类服装中的“假领子”,只有装饰作用,没啥用。实际上,灰腹角稚要是缺少了它,就不“完整”了。

这肉裾实际上是灰腹角稚进入繁殖期的标志。进入繁殖期的灰腹角稚,肉裾会迅速展开并鼓起。在鼓起的作用下,肉裾呈令人惊叹的红色,边儿的蓝色条纹凸显,加之斑点的点缀,美丽动人。



雌性灰腹角雉就不同了,它们更为“质朴”。

雌灰腹角雉通体为黑褐色,身上长满了棕色的斑点,如同普通的山鸡。就像人类穿“迷彩服”是为了藏匿山中,更好的保护自己,雌性灰腹角雉也因其“灰扑扑”的外表,也成为野外藏匿的“高手”。



灰腹角雉的生活习性

作为我国特有的物种,为加强对灰腹角雉的研究和保护,要对其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就像人对于住房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灰腹角雉对它生活的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它们爱住在林下,植被要多,空气要湿润。

而亚热带和温带正符合它们的要求,这两带内多阔叶林,植被茂盛,气候温润,是灰腹角雉的“天堂”。



西藏墨脱的气候环境对灰腹角雉而言,是十分适宜的,因此在2021年发现灰腹角雉,更加证实了动物学术界对其的研究。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这两带虽适合生活,也架不住冬天的寒冷。因此,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美美”过冬,灰腹角雉会在冬季向海拔较低的地方迁移。



寿鸡是“杂食”鸟类。也就是说,它们无论是肉还是素,都能吃。

素的食物像躺在地上的种子、植物新出的芽儿、挂在灌木上的浆果,大都比较常见。荤的食物则是一些小的昆虫,甚至还有一些小的蛙类。

这样看来,灰腹角雉吃得还挺“健康”。



既然时隔多年才看见活的灰腹角雉,那就说明它们的数量较少。这不得不让人好奇它们的繁殖过程。

灰腹角雉的繁殖季节在每年的4-6月,在此阶段雄性灰腹角雉会“花枝招展”地向雌性灰腹角雉“表演”。



雄鸟会竖起它的蓝角,展开它的肉裾,在不断扇动翅膀的同时发出低沉的声音。雌鸟在看上雄鸟后会便寻找筑巢的最佳位置,这些位置大多是树杈间,或灌木丛上。



交配过后,雌鸟产的卵也比较稀少,通常在二到五枚之间。卵的颜色跟雌鸟的身体颜色很像,浅黄色或灰黄色。仔细看的话,卵上面还带着少许褐色的斑点。

灰腹角雉孵育生命的时间比较长,达28天。虽然孵卵时间较长,它们的成长速度却快得出奇。一旦孵育完成,不出三天,此鸟的羽毛长度竟和其他雏鸟一个月后的长度不相上下。



灰腹角雉存在的意义与保护

我国地域辽阔,动物多种多样。但是中国有个成语叫“多多益善”。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科学的发展,使人类更全面地认识所生活的地球。因此,寿鸡的出现,丰富了我国动物的多样性,对物种科学研究大有裨益。



灰腹角雉的出现,更体现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适宜性。灰腹角雉既然出现在墨脱,正说明墨脱县生态环境利于其生存和繁衍,也更能体现我国对原生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灰腹角雉的存在,对人类研究生态环境方面有所启迪。



对于灰腹角雉,我们可谓“失而复得”。为了更好的保护这种珍稀动物,我国将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了国家濒危保护动物红皮书,还设置了保护区。

然而,保护灰腹角雉不仅仅需要国家出面,还需要大众一起行动。

不要因为猎奇而购买灰腹角雉的羽毛甚至灰腹角雉本身。不要乱入它们居住的地域,更不要破坏甚至毁灭它们的生活场地。只有这样,灰腹角雉才能够长存。



如果闲暇时,你去西藏旅游,希望你能想起,在墨脱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物种——灰腹角雉。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时隔107年 中国首次野外拍到灰腹角雉藏南亚种影像》2021-07-2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