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挥舞关税大棒,宣布将在未来一周公布对进口半导体产品的全新关税税率,并暗示包括智能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在内的电子产品“暂时豁免”只是障眼法。这场新一轮的贸易攻势不仅直接对准中国,更有意牵动整个全球电子产业链,释放出一个危险信号——美国正加速推动“经济战线化”,将贸易工具化为全面对抗的武器。



就在上周五(4月11日),美方突然宣布暂时豁免一批包括晶片、手机与电脑在内的电子产品,引发市场误判,普遍认为华盛顿有意缓和与中国之间日趋紧张的贸易战。然而短短两天后,特朗普本人以及白宫高层迅速“澄清”:豁免并非转向,而是为接下来更精准、聚焦的打击争取时间。特朗普明确表示,这些商品只是被转移至“另一类关税清单”,重点瞄准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供应链,称“中国至今对我们最差,没人能脱身”。

这番言论并非空谈。特朗普在搭乘“空军一号”返回华府途中透露,他将在一周内敲定新关税税率,但部分企业仍会获得“灵活处理”。换言之,他将借“选择性豁免”策略维系国内选票与企业支持的平衡,同时对中国持续加压,迫使其就范。他更进一步宣布启动一项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232调查”,全面审视半导体供应链,这一举动已被多方视为铺垫后续全行业征税的前奏。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随后公开补刀,称除半导体外,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等高附加值产品也将在一至两个月内面临“特别重点关税”,而这些将不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对等报复关税范畴,而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单方面征收。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已经将关税政策从贸易谈判手段,升级为战略打击工具,其背后的施压意图已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关税对抗已升级为史无前例的高强度冲突。据最新数据,美国对中国产品的综合关税已飙升至145%,而中国则将对美反制关税顶格设定至125%。尽管白宫宣称仍对与中国达成协议“保持乐观”,但实际行动却是继续加码,甚至在外交层面持续冷处理。

这场关税战是特朗普再次借贸易民族主义点燃选情的战略延伸。自4月初宣布对所有国家实施10%基准关税,并对逆差国追加“对等关税”后,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就已明显偏离全球化轨道,转向赤裸裸的经济单边主义。而当他在实施当天又突然宣布“对等关税暂缓90天,但中国除外”,这种既挑衅又算计的操作,更加深外界对其“精准打压中国”战略图谋的认知。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赌博正在反噬美国自身。美国资本市场对其反复无常的政策反应强烈,投资者大幅抛售国债,美元连续跳水,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挫。华尔街亿万富豪、包括一度支持特朗普的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也公开发出警告:如果特朗普不能理性处理关税和经济政策,美国不仅会陷入衰退,还将面临比金融危机更为剧烈的债务风暴。他疾呼将联邦赤字控制在GDP的3%以内,否则债务供需失衡将引发系统性风险。



美国政府对高科技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关税征收,不但打乱全球供应链,也将直接损害美国产业的上游布局。半导体本身即是高度依赖跨国分工的产业,美国厂商需要台积电、三星、中国大陆等环节协同才能完成整条产品线。一旦关税提升导致成本上升、技术转移困难,反噬效应势必波及苹果、高通、英特尔等巨头企业。

特朗普所谓“我们希望把芯片制造带回美国本土”的论调,在现实中只是一种政治口号。产业回流需要的是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可控的成本结构,而非靠行政手段粗暴干预。当全球产业链已经深度融合之际,脱钩所带来的不是“自主可控”,而是全面的效率损失和技术断裂。

归根结底,特朗普正在把美国经济、全球科技产业乃至地缘政治的稳定,捆绑在他的个人战车上。以国家安全为幌子,行关税霸权之实,不仅撕裂了全球贸易规则,也正在将世界推向一个高风险的经济对抗时代。各国若不及早认清这一趋势,仍幻想通过妥协换取特朗普的“豁免”,恐将付出更加惨痛的代价。全球需团结应对这一单边主义浪潮,否则被推入深渊的,不只是中国,更是整个人类的经济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