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发难之际,韩国先叫唤出了声,美国的巴掌,间接扇到了韩国脸上。祸不单行,尹锡悦的事情还没彻底解决,韩国面临双重困境。
尹锡悦
日前,据韩联社报道,尽管美国暂缓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但是韩国经济还是受到了致命冲击,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税率已经达到了145%,中美贸易相当于一个“完全脱钩”的状态。
而韩国给出的数据表明,韩国对中国的出口的中间产品占到了近80%,其中超过九成都是半导体、显示器等高技术产品。一般来讲,这些中间产品在中国进行组装后出口美国,美国对华加税后,这些中间产品被征收高额“间接关税”,导致韩国企业被迫承担额外成本。
另外,在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减少后,中国对韩国的中间产品的需求也会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冲击韩国的经济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美国技术。美国这一招,等同于让韩国企业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让韩国成为“最受伤的旁观者”。
尹锡悦搬离总统府时
不过,韩国现在是祸不单行,因为尹锡悦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关于尹锡悦的“内乱罪”审理正在进行中,尹锡悦在被弹劾10天后,成为了韩国历史上第5名坐上被告席的前总统。据韩媒报道,一旦罪名成立,尹锡悦将面临的就是终身监禁或者死刑。
因为该案件已经属于刑事案件,作为被告,尹锡悦必须出席庭审。不过,法院允许尹锡悦经地下停车场直接进入大楼,并禁止媒体在法庭内拍摄,因此尹锡悦出庭受审的场景将不对外界公开。
美国对华关税的“连锁冲击”与尹锡悦弹劾案的“政治地震”,让韩国经济面临双重困境。韩媒表示,尽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暂缓90天,但仍维持汽车、钢铁、铝等品类25%的关税。加之戒严、弹劾等政治乱局导致追加财政预算案编制延迟,这些因素都阻碍经济复苏。
李在明
不少经济学家预测,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可能不足1%。另外,韩国对美贸易顺差因关税缩水,导致韩元兑美元汇率暴跌15%,进口能源与粮食价格飙升。韩国3月CPI同比上涨6.2%,创20年新高,民众生活成本压力激增。
对于韩国而言,当务之急就是保持政治的稳定,只有政策把控强劲有力,才能有机会应对90天后的“大风暴”。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在明大概率胜选。若尹锡悦内乱罪名成立,李在明或成为亲手将尹锡悦送上绝路的人。
韩国半导体展
从李在明此前公布的竞选视频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视经济问题。在他上任后,可能加速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利用中国市场对冲美国关税冲击。外交上,新政府可能暂停部署针对中国的远程导弹,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
不过,60天内的大选期将导致政策连续性中断,韩企可能暂停对美投资计划,观望新政府政策走向。因此,韩国未来的出路,不在于选边站队的投机,而在于如何以“战略自主性”重构产业链。坚持60天,新政府的政策可能决定韩国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