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通讯员 郭敏)近日,在世界航天日来临前夕,夏邑县太平镇吉太小学的美术教室里,洋溢着科技探索的激情。一场以"筑梦蓝天 启航未来"为主题的航模制作科普活动在此火热开展。各班学生代表30多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航天魅力,播种星辰大海的梦想。
活动现场,科普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生动讲解中国航天发展史。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到"天宫"空间站,从嫦娥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计划,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特别是在看到神舟飞船发射的模拟动画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
实践环节中,三至六年级学生分组进行航模制作。三年级学生杨晋精心制作的手工火箭模型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用红色卡纸卷制的火箭不仅造型逼真,小航天迷还特意用画笔在箭体书写"中国航天"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并巧妙运用黄色卡纸剪贴出五颗五角星,将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创作。"我要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着自己设计的"五星红旗号"火箭模型,杨晋信心满满地向记者诉说理想,"未来想研发更先进的航天器,让中国航天站上世界之巅。"
在教师指导下,各年级学生根据难易程度分别挑战不同项目:低年级制作简易纸飞机和滑翔机,学习空气动力学原理;高年级则尝试组装电动航模,通过反复调试尾翼角度、配重平衡等参数理解飞行控制技术。五年级的"雏鹰小组"在试飞环节遭遇模型失衡问题,组员们通过查阅手册、小组讨论,最终成功让航模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
据悉,本次活动共制作完成航天模型33件,其中12件优秀作品将入选学校科技馆永久陈列。太平镇中心校校长张知兴表示,将持续推进乡村学校科普资源建设,让更多农家学子有机会触摸科技前沿,为实现航天强国梦储备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