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舆论场上出现了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观点。部分日本媒体声称,中国大力制造电动汽车,正引发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这背后的逻辑是,电动汽车常用的磷酸铁锂电池需要大量的磷酸,而磷酸是制造磷肥的关键原料,如此一来,制造电池抢夺了磷肥的原料,长此以往,粮食种植因缺乏磷肥,产量势必大减,人类将面临无饭可吃的困境。


在当今世界,全球粮食供应体系本就复杂且脆弱,各种因素交织影响着粮食的生产与供应。气候异常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一些产粮大国遭遇干旱、洪涝等灾害,影响粮食收成;地缘政治冲突也在干扰粮食的进出口贸易,部分地区粮食运输受阻,供应不稳定。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日本媒体抛出中国电车引发粮食危机的观点,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对于这种论调,中国网友们纷纷开启“嘲讽”模式。有人调侃道:“宁德时代、比亚迪,你们听到了吗?多造一个电池多饿死一个日本人。”还有网友建议:“这不得让工厂 24 小时三班倒,多造电池,能‘饿死’多少算多少。”这些看似玩笑的话语,实则充满对日本媒体荒谬观点的不屑。

从实际情况来看,日本媒体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虽然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确实需要磷酸,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磷酸生产国,拥有丰富的磷矿储备,并且在磷矿开采、磷酸提炼技术上不断进步,对磷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时,中国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大量废旧电池中的磷酸被回收提纯,重新投入到电池生产中,形成了良性的资源循环。

再者,全球的粮食种植也并非完全依赖传统的磷肥。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型肥料不断涌现,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逐步被广泛应用,这些肥料不仅环保,而且能减少对传统磷肥的依赖。同时,农业种植技术也在持续革新,精准农业通过传感器、卫星定位等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的精确监测与管理,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浪费,即便磷肥供应有所变化,也能保障粮食产量稳定。

反观日本,自身农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国内耕地面积有限,且多山地,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粮食产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自给率不足。近年来,日本国内粮食价格持续攀升,民众对粮食供应的担忧日益加重。在此背景下,部分日本媒体将目光转向中国,把粮食问题的“锅”甩给中国电车产业,不过是转移国内民众注意力、掩盖自身农业发展弊端的手段罢了

事实上,中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基于对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深刻洞察。传统燃油汽车消耗大量石油资源,尾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而电动汽车以电为动力,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推动能源清洁化进程。并且,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上下游产业的协同进步,从电池研发制造、电机生产,到汽车智能化系统开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科技创新。

中国电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国内带来了益处,也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日本媒体与其无端指责,不如将精力放在自身农业发展的改进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提高粮食自给率,而不是打嘴炮炮制这些毫无根据的言论,误导公众。

07年节目,王传福豪言2025年比亚迪要做到全球第一!被质疑吹牛

华为公布手机等专利许可计划和费率,网友调侃:友商有理由继续涨价了

达利欧:美国60%人口受教育低于小学六年级,注定制造业不可能回流

套现300亿,举家逃往美国,儿子上了通缉令,叫嚣“我已经不怕大家骂了”

何同学所谓的勇气,只是增加社会戾气

刘强东不打口水仗

从拒绝出卖灵魂到灵魂四散!上汽一口气选择了4家智驾,称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