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中央正式批复《厦门市综合交通规划》,将其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标志着厦门市作为东南沿海经济重镇被纳入国家交通战略核心圈层,旨在构建“空铁陆海”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强化其东南沿海中心城市与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功能。该规划不仅可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还可以推动厦漳泉都市圈的协同发展。
厦门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被打造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后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呢?
厦门市:省内唯一兼具副省级和经济特区双重身份的城市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是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城市。东侧与大小金门岛隔海相望,陆地上与漳州市、泉州市接壤。全市境域涵盖了沿厦门湾的大陆地区、厦门岛、鼓浪屿等岛屿以及厦门湾,由厦门岛、海沧半岛、集美半岛、翔安半岛等组成。总面积约1700.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532.7万人。
厦门市总体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的阶梯状,由中低山地、丘陵逐步过渡为滨海平原、滩涂等地形。全市最高峰为同安区与安溪县交界的云顶山,海拔高度达1175.2米。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平原、台地、滩涂是厦门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域,其中厦门岛是福建省第四大岛,也是厦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厦门岛隔厦鼓海峡相望的鼓浪屿是厦门岛西南侧的卫星岛,总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在2017年以“历史国际社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厦门市海域属东海范围,其海域划分与九龙江入海口及台湾海峡的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厦门市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厦门港内分为厦门港主航道、外港区、马銮湾、同安湾、九龙江河口区、东侧水道等区域。主航道可通行10万吨级船舶,通过航运连接国内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港外由大金门、小金门、大担等岛屿形成天然避风良港,提供了丰富的港口资源和旅游资源。
厦门市不仅是福建省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还是经济发展引擎与增长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589.01亿元,约占全省的14.87%。厦门市还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全国仅有的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能够直接对接国家政策。其行政级别甚至高于省会福州市,是福建省唯一兼具副省级和经济特区双重身份的城市。
厦门市此次被批复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正是其国际门户功能的体现。
厦门市交通枢纽的升级与构建全球网络
厦门市将围绕国际门户、区域中枢等目标,打造连接全球的交通网络。
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大嶝岛东南端的翔安国际机场,总规划核心区域面积为20.16平方公里。总投资高达555.74亿元,设计为4F级国际枢纽机场。建成后将与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直连,成为连接全球的核心航空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