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爸,你以前怎么从来没提过这件事?"周明握着父亲的手,声音有些颤抖。
病床上的周伟成望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眼神有些迷离:"有些事情,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啊。"
窗外的秋风掠过医院的走廊,带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
01
医院走廊里,护士推着药车匆匆走过,轮子发出轻微的响声。
消毒水的气味和楼道里苍白的灯光,让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压抑。周明坐在父亲的病床前,看着父亲消瘦的面容,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深秋的傍晚,阳光透过医院的窗户洒在病房里。周伟成躺在床上,面容憔悴但眼神清亮。
最近一次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说他最多还有三个月的时间。面对生命的终点,这位65岁的退休教师却出奇地平静。
"明明,爸爸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周伟成突然说道,声音虽然虚弱,但语气坚定。周明连忙凑近:"爸,您说。"
周伟成从枕头底下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着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正对着镜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她的眼睛很大很亮,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上扬,像是山间盛开的野花一般纯净。"这是阿秀,你帮我找到她。我想在离开之前,再见她一面。"
周明接过照片,发现背面写着"阿娜依,1975"。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然能看出写字时的郑重。
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这个名字,甚至不知道父亲还有这样一段往事。在他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是个严谨的老教师,很少谈及年轻时的经历。
"那是1974年,我作为知青下乡到贵州苗寨。"周伟成的目光变得深远,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那里的山,那里的水,还有那里的人,都让我难以忘怀。特别是你阿秀阿姨,她教我说苗语,带我认识山里的草药,还教我绣苗族花纹......"
周伟成开始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阿秀是寨子里卫生室的赤脚医生,每天穿着绣着鲜艳花纹的苗族服装,背着药篓走村串寨。
她的医术很好,寨子里的老人都说她有一双仁心仁手。那时的他刚到山里,什么都不懂,是阿秀带他认识了这片大山。
"记得刚到寨子的那天,我被山里的蚊虫叮得浑身是包。"周伟成露出一丝微笑,"是阿秀给我采了一种草药,又苦又涩,但敷上去后真的很管用。
她总说我是个好学生,什么都爱打听,什么都想学。我跟着她学会了用苗药治跌打损伤,会用苗语和寨子里的老人聊天,还学会了织布机的使用方法。"
"那时候,我们常常坐在寨子外的大树下,她教我唱苗族的情歌。"周伟成的声音变得轻柔,"阿秀的声音特别好听,像是山涧的清泉,干净透亮。她教我的第一首歌,是关于月亮和思念的,现在我还记得......"
说到这里,周伟成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变得煞白。
周明赶紧给父亲倒水,扶他慢慢喝下。"爸,您先休息,这件事交给我。"周明轻声说道,心里却在想,要找到四十多年前的一个人,谈何容易?
02
第二天一早,周明就请了长假,踏上了去往贵州的火车。
临行前,父亲又给了他一些线索:阿秀是黄水寨人,当时在寨子里的卫生室工作,擅长刺绣,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特殊的记号,右手小指上有一道疤,那是小时候不小心被镰刀划伤留下的。
坐在火车上,周明翻来覆去地看着那张老照片。
照片虽然泛黄,但阿秀的笑容依然清晰可见。
她穿着一件绣满蝴蝶图案的苗族服装,头上戴着银饰,整个人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他试图从照片中找到更多线索,却发现照片里的背景都已经模糊不清。
车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高楼渐渐变成连绵的山峦,一座座青山如同巨浪般此起彼伏。阳光穿过薄薄的云层,在山间投下斑驳的光影。
周明的心情也随着这渐变的风景而变得沉重起来。他不知道这趟寻人之旅会有什么结果,只希望能完成父亲的心愿。
当列车终于到达贵州山区时,周明才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苗寨变成了旅游景点,到处都是拍照的游客。
年轻人大多搬到了县城,只剩下一些老人还留在山上。水泥路取代了泥巴小道,高楼代替了木楼,就连苗族服装也成了旅游商品。
步行上山的路上,周明遇到了几个背着背篓的老人。他们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山上了,觉得山里太苦,没有机会。
老人们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去的事,眼神里带着对往昔的怀念。
在黄水寨,周明遇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当他拿出阿秀的照片时,老人的眼睛一亮:"这是阿娜依啊!"老人激动地颤抖着手指着照片,"她是我们寨子最漂亮的姑娘,也是第一个学会说普通话的。那时候她在卫生室工作,全寨子的人都喜欢她,有个汉族知青特别照顾她。"
"您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吗?"周明急切地问道。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后来她嫁到了山那边的寨子。那时候来了个知青,两个人很是要好,可惜......"老人的话没有说完,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可惜什么?"周明追问道。
老人摇摇头:"这些事都过去了,有些话不该我说。不过我知道她后来搬到县城去了,好像在那边开了个苗族手工艺品店。她的手艺一直都好,绣的花样是寨子里最漂亮的。"
这个消息让周明看到了希望。他立刻动身前往县城,在街道上挨家挨家地寻找苗族手工艺品店。
县城不大,但店铺却不少,每家店门口都挂着色彩艳丽的苗族服装。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条老街上找到了一间名叫"阿娜月手工坊"的店铺。店门口摆放着几件精美的苗绣,针脚细密,图案生动,一看就是出自高手之手。
推门进去,一个约莫三十岁的苗族姑娘正在整理货架。她穿着改良版的苗族服装,举手投足间透着优雅。
看到周明进来,她微笑着问:"您是来买手工艺品的吗?"
周明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老照片:"我是来找人的,请问您认识这位阿姨吗?"
阿月接过照片,表情立刻变了。她的手微微发抖,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这是......这是我妈妈年轻时的照片。你是......"
"我叫周明,我父亲是周伟成,四十多年前曾是这里的知青。"周明的心怦怦直跳,"他现在病得很重,想见阿秀阿姨最后一面。"
阿月久久无法平静。她放下手中的绣品,仔细打量着周明:"你说你父亲叫周伟成?"见周明点头,她眼里顿时噙满泪水,"你跟我来。"
03
就这样,周明跟着阿月来到了县城郊外的一处小院。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几棵桂花树开得正艳,香气四溢。
院子里还种着各种苗药,一眼望去,绿意盎然。几件晾晒的苗族服装在阳光下随风飘动,绣线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一位优雅的老妇人正在院子里忙碌,手法娴熟地采摘着草药。她的背影清瘦但挺拔,一头银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听到脚步声,她转过身来,手里还拿着一把草药。
"妈,这是周伟成的儿子。"阿月的声音有些哽咽。
老妇人愣住了,手中的草药掉在地上。
她望着周明,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你是......伟成的儿子?"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