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木复苏。4月12日,记者在商丘古城附近看到,不少市民手持工具挖野菜尝鲜。“春暖花开的时节到了,周末带着孩子去郊游,感觉挖些野菜回家尝尝鲜很不错。”市民刘女士说,带着孩子在郊外挖野菜,可以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摆脱在家看电子设备的不良习惯。

记者发现,随着气温回升,公园、河滩等地野菜生长旺盛,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挖野菜。商丘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家民表示,部分野菜确实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如荠菜具有健胃和脾、明目止血、利尿解毒的功效,民间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马兰菜清热解毒、止血利尿,对牙龈出血、肝炎、小儿高热、惊风等有一定疗效;马齿苋消炎、清凉、解毒,有预防痢疾的作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等病症有疗效。但人们应注意,药食同源不等于安全无忧。

“食用野菜的时候最好采用蒸、做汤、做馅等方法,因为野菜所含草酸较多,被人体吸收后会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可能沉积于泌尿系统及胆道,引起肾结石、胆结石。所以,野菜最好在沸水中烫一会儿再食用。”针对食用安全问题,张家民给出了专业建议,公园、道路两侧及工业区附近的野菜易受汽车尾气、农药残留污染,不宜采食;外形与常见蔬菜相似的野生植物可能含天然毒素,如毒芹、石蒜等误食会引发呕吐、腹泻甚至器官损伤;食用前需用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经沸水焯烫去除草酸等物质,避免凉拌生食。此外,肠胃敏感人群、孕妇及幼儿应慎食野菜。

来源:商丘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