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带孙子孙女没有错,不出钱不出力也没有错,因为她把儿子养大以后,就没有这个义务了。
儿媳妇不孝顺公婆也没有错,人家也没有这个义务。
但是你想想,你不付出,到老了不能动了,需要人伺候,你跑去找人家伺候你,哪有这样的好事?
人这一辈子,就像个银行卡,你光办卡不存钱,到你老了光想取钱,哪有这样的好事?
特别赞同的一段话:“婆婆对我好不好,我根本不在乎,她对我好,我给她养老,这叫礼尚往来;她对我不好,我对她爱搭不理,这叫因果报应;我和她之间就两个字‘情分’,有没有全凭她自己。
你不会做婆婆,就不要怪我不懂事,所以做婆婆的,为了儿子的幸福,记住三诀:要么出钱,要么出力,要么闭嘴。
千万不要不出钱,不出力,嘴还碎不闲,善待儿媳就是爱自己儿子。”
公婆有帮扶之义,才能有老年儿媳的赡养之情,其实都是将心比心,你说对吧?
有人问婆媳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婆媳矛盾的根源:不是天敌,而是家庭权力的博弈。
婆媳关系之所以难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权力的争夺。婆婆曾是家里的女主人,而儿媳的到来,意味着家庭结构的重组,如果婆婆不肯放手,儿媳不愿妥协,矛盾自然爆发。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家庭和睦本就不易,若婆媳之间互相较劲,最终伤害的是整个家庭。
那么婆媳应该如何相处呢?
答案是:要么包容,要么远离!
01、婆婆要有边界感。
涂磊说:“婆婆要明白,儿子成家后,他的妻子才是女主人。”聪明的婆婆懂得适时退出,不干涉小家庭的生活。如果既不出钱,又不出力,还指手画脚,只会让儿媳寒心。
02、儿媳要有智慧。
杨绛先生一生历经风雨,却始终以柔克刚。她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面对婆婆的刁难,不必针锋相对,保持距离、减少冲突才是上策。
03、男人不能装聋作哑。
婆媳矛盾的背后,往往站着一个不作为的男人。如果丈夫只会说“我妈不容易”、“你忍忍吧”,那矛盾只会愈演愈烈。
真正有担当的男人,应该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做好平衡,而不是逃避责任。
俗话说:“好女人旺三代,坏女人毁三代。”
一个明事理的婆婆,能让家庭和睦,子孙受益;而一个强势、自私的婆婆,不仅让儿子婚姻不幸,还可能影响孙辈的成长。
所以,请记住:家庭不是战场,婆媳不必争输赢。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年轻时婆婆怎么对儿媳,老了儿媳就怎么对婆婆。!
将心比心,才能家和万事兴,如果实在无法相处,那就保持距离,各自安好!
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而不是两个女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