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第一军区武装力量发展史》记载:

1979年的北部边境战争爆发之后,在谅山省前线,中国军队出动了第43军、第50军、第54军和第55军的8个步兵师,以及第55军坦克团、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的196辆坦克装甲车(第43军坦克团的80辆坦克在高平方向作战)。中国军队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同登镇至谅山市一线,同时以部分兵力进攻禄平县、长定县、亭立县,以吸引和牵制越南军队的兵力。

在长定县,中国军队第43军第129师进攻丘梅、陇舍、帕墩、班桑、帕马等地,谅山省军事指挥部第199团、特工第27营、长定县独立营、帕马公安屯、平宜公安屯,以及智方、队艮、国庆的民兵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顽强战斗。然而,中国军队于2月24日从石安县(高平省)出动一个团的兵力,沿4号公路对第199团的后方突然发起攻击。由于缺少这一方向的作战预案,第199团的防御态势很快瓦解,2月25日,中国军队占领了长定县城七溪镇。



在禄平县,中国军队第43军第127师和第128师在坦克支援下发起进攻,谅山省军事指挥部第123团、禄平县独立营、支马公安屯和私觅、燕块的民兵一起,在班兰、班听、支马地区的557高地、540高地、468高地、私觅地区的402高地、412高地、481高地组织防御,并一度实施反击,迫使中国军队后撤到公母山南侧。然而,面对中国军队压倒性的兵力火力优势,第123团不得不于2月22日放弃阵地,退入公母山进行游击作战。至2月28日,中国军队完全控制了禄平县。

在亭立县,由第338师、亭立县独立营、北车公安屯、峙浪公安屯担任防御作战任务,中国军队没有在2月17日进行大规模进攻,而是出动部分民兵和地方部队占领了边境地区的一些高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军区决定将第338师的大部分兵力转移到支马、私觅、禄平地区组织防御。

为了减轻同登方向第3师的压力,第338师指挥第460团于2月22日至2月26日在坂质方向主动发起进攻,突入中国境内10公里,消灭了1个营的兵力,并摧毁了营房设施和后勤设施。除此之外,该师还派遣特工部队深入中国军队后方20公里,炸毁了2座桥梁,并用一支精锐分队袭击了广西宁明机场。



在主要方向,中国军队第55军第163师和第165师兵分多路,于2月17日向同登和新清(文朗县)的第12团以及地方部队发起进攻。在高禄方向,中国军队第55军第164师向高禄县独立营发起攻击,占领坂然、禄娟作为下一步进攻的跳板。在文朗方向,第12团的部分兵力和文朗县独立营、新清公安屯、那行公安屯协同作战,在翠雄和新清(那内、班头)地区阻止了中国军队的攻势,迫使他们于2月18日停止了进攻。

在同登地区,中国军队凭借火力优势和突然袭击,于2月17日上午占领了越南军队的大部分防御阵地,切断了1号A公路和1号B公路。但是,从2月17日到2月20日,同登镇(距离谅山市14公里)和探垄岔路口(距离谅山市7公里)附近的战火仍在继续燃烧,激烈的战斗在友谊关口岸、402高地、探某、法国炮台、339高地、火车站、盆景山、昆朗等地爆发。

尽管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第3师、地方部队第11营、谅山省武装公安第12团、机动第1营、第5连、友谊关公安屯与当地民兵自卫队一起,顽强地坚守阵地,同时组织进攻夺回失去的阵地,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受阻几天之后,中国军队于2月22日增强了兵力,向同登和新清地区发起了新一轮的攻势。凭借着火力方面的绝对优势,中国军队经过一系列连续战斗,于2月23日占领了同登和新清地区。越南武装力量撤退到后方,组成新的防线。

2月24日,第一军区决定成立谅山前线,高级军事学院副院长黄丹少将调任第一军区副司令员兼谅山前线司令员。与此同时,后方的两个主力步兵师(第327师、第337师)以及多个步兵营、兵种营和民兵自卫营奉命支援前线,增强防御力量。

在对谅山市的机关和群众进行疏散之后,谅山前线的防御队形进行了如下调整:第3师和北太省第197团负责保卫同登以南的1号A公路和1号B公路,以及从高禄县到谅山市的公路;第327师、坦克第407团和谅山省军事指挥部所属部队负责保卫谅山市北部和东部;防空第272团分散配置于谅山市北部和南部,第337师部署于在庆溪桥以南。



2月24日至2月26日,中国军队投入战役预备队,准备发起新的攻势占领谅山市。第55军第163师从同登出发,沿1号A公路向东南方向推进;第55军第165师向同登以南进攻,并以部分兵力进攻1号B公路以东庆溪大桥地区;第55军第164师从高禄县沿公路经坂然、青螺向谅山市攻击;第54军第161师从新清出发兵分两路,一部兵力沿4号公路进攻那岑(文朗县城),一部兵力沿1号B公路进攻庆溪大桥以西地区。

2月27日,中国军队的大规模进攻开始。在2月27日、2月28日和3月1日这3天时间里,激烈的防御战斗、袭击战斗和反击战斗在通往谅山市的各条道路上进行,激战的地区包括三清、二清、黄同、奇勒……之前的2月25日下午,增援谅山前线的第337师也投入了战斗,在1号B公路庆溪大桥地区与中国军队的迂回部队交火,双方在500高地、607高地、649高地、449高地、473高地等地区进行了反复争夺。

尽管越南武装力量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但是战至2月28日,中国军队已经控制了奇穷河北岸的诸多要点,割裂了我们的防御体系,将第3师第12团和北太省第197团包围在庆溪大桥以北的1号B公路沿线。



中国军队第55军第163师、第164师自3月1日起,从北面和东面同时向谅山市发起攻击。第43军127师在攻占禄平之后,从派出部分兵力向4号公路以南的梅陂地区进攻。与此同时,在禄平和亭立方向,中国军队第43军第128师和第50军第148师持续发动攻势,对第338师阵地施加压力,以阻止第338师向西增援谅山方向。

3月2日,由黄丹少将任军长、费兆涵大校任政委的第一军区第5军成立,统一指挥4个步兵师(第3师、第327师、第337师、第338师)和第一军区其他兵种团,为保卫谅山市而战斗。同一天,中国军队占领了奇吕、三清、二清和谅山市北市区,我们的部队被迫撤退到奇穷河以南。第5军司令部决定将第3师主力转为预备队,留下第12团继续坚守1号B公路沿线,在中国军队的后方战斗,协同第337师坚决守住这条交通线,阻止中国军队越过庆溪大桥向谅山市和文关县发展进攻。

3月4日上午,中国军队投入预备队第50军第148师加强攻势。到该日下午,中国军队占领了奇穷河以南地区、梅陂机场和谅山市其余街区,并于3月5日上午控制了谅山市以南的几个重要高地。当天晚上,第5军司令部批准并着手实施战役反攻计划。与此同时,第1军的增援部队也完成了在谅山市以南芝陵乡、同某乡、友坚乡一线的战斗部署。装备36门BM21火箭炮(40管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的炮兵第204团已经占领阵地做好了射击准备。



3月5日,正当前线各部队加紧进行反攻准备时,中国方面宣布从越南撤军,第二天,中国军队撤退到奇穷河以北,越南国防部决定停止反攻行动。在主要方向上,中国军队于3月9日从谅山市和高禄县撤退,并于3月15日从同登、新清撤退。在禄平和亭立方向,第338师继续向前推进,迫使中国军队于3月13日撤出该地区。

根据国防部统计,谅山前线的战斗消灭和重创了3个团、4个营,造成中国军队19000人的伤亡,摧毁了76辆坦克装甲车和52辆军用卡车。参战部队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第3师伤亡近1500名干部战士;第337师阵亡650名干部战士,第338师阵亡260名干部战士,第197团伤亡168名干部战士……20名个人和14个单位被授予人民武装部队英雄称号,第5军被授予“芝陵兵团”称号,第337师被授予庆溪师”称号。



点评:针对越军宣称的战绩,笔者查阅了解放军参战部队第55军、第43军、第50军第148师、第54军第161师的作战总结。就坦克装甲车辆损失而言,参战的第55军坦克团共战伤39辆,报废9辆,总计损失48辆,越军夸大了近六成;就人员伤亡而言,总计为9000人左右,越军注水了一倍有余。

而越军声称第3师伤亡1500人这个数据经不起推敲。该部是越南国防部为了增强北部边境地区作战实力,而特地从南方调来的主力步兵师,承担着同登、谅山这一主要战略战役方向的作战任务。仅仅发生了15%的伤亡率,就丢失了北方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谅山市,这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丧师失地的第3师,在其战史中对伤亡情况闪烁其词,没有记载具体数据,而是用了含糊其辞的话语一笔带过:“经过17个昼夜的战斗,数以千计的官兵奋战到最后一发子弹,英勇牺牲”。

作者为历史学硕士,大学讲师,专注中越战争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