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邀请函

真心换真心!

前段时间,伊拉克千万网红王立轩主动联系了阿拉伯多家主流电视台,呼吁大家不要用不好的词汇称呼中国人。



目前有关节目已经顺利播出了,可以说,他的这次中东行是对“秦腔穷”事件最好的一次公关。

01



据老王表示,就在三四个月之前,有中国朋友去阿拉伯那边游玩,结果被当地的一些孩子称呼为“秦腔穷”,为此很多网友希望他对此事做一个回应。

老王虽然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一个嘻嘻哈哈的美食博主,但却难得的心思特别细腻。

他没有像王中叙这类外国博主一味解释,当地人不懂这个词语的含义,也没有去吃爱国流量密码。



而是自己私下里做足了功课,和自己的表弟小方跟阿拉伯国家的一些类似于央视的主流电视台取得了联系,向那里的人们展示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并向大家解释“秦腔穷”究竟是什么含义,呼吁大家不要对着中国朋友喊这个。

秦腔穷本身是一个带有歧视意味的称呼,大致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新中国成立前老百姓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大家也可以想象。

那时候为了讨生活,很多国人选择漂洋过海,有的去了日本,有的去了美国,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在美的中国劳工。



当时,在美国修建铁路的中国劳工占比是相当高的,像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劳工中,国人占了绝大多数。

单单是19 世纪 70-80 年代,他们就陆续参与修建了美国多达 70 条铁路,为美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

他们明明做着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但得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侮辱歧视,“秦腔穷”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



因为那时候美国在拍电影,所以在他们形象就被以这种极为扭曲的方式传递到了阿拉伯国家去。

02

这些年来中东一直处于战火之中,中国给予了那边不少帮助,老王对此深有体会,就连他自己也是因为中国的庇佑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老王表示,自己去年去伊拉克的时候,中国还在帮当地建设高铁、地铁、桥、学校以及医院等等基础设施。



所以这种侮辱性质的语言,老王也根本不能接受,于是他想通过电视台,将这个历史传达清楚,破除这种误会。

老王的表弟小方是一名记者,一直都在做促进国与国友好交流方面的事,所以老王通过他与阿拉伯的MBC(22个国家可以收看)、阿拉伯通讯社、迪拜电视台、伊拉克电视台等取得了联系。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伊拉克,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如今的伊拉克已经建立起了高楼大厦,看起来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电子信号更是无处不在。

对比起废墟中的叙利亚和加沙,这也难怪老王有如此感慨了,也能理解他在采访中一直强调爱与和平。

他表示,中国人是朋友,通过一带一路和阿拉伯国家建立友好,所以希望能通过电视台消弭掉这种误会。







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希望整个阿拉伯国家,都可以尊重中国,中国的科技、农业、文化等等诸多领域征服了全世界,他们也希望能够向中国学习变得更加强大,对于秦腔穷事件他们也真的感到抱歉。

这边刚一结束,老王和小方就直接飞去了沙特,稍作休整之后就前往了电视台,那边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多时。



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讲,老王的身份很特别,他身上流着阿拉伯人的血,却又在中国生活10年,天然就有着一种使命感。

再之后他们前往了迪拜电视台,很细心的一点是,旁边的小电视上正播放的就是央视当初对老王的一个采访介绍。



这次中东行几乎是特种兵的节奏,大半时间他们都是在飞机上渡过的,虽然很累,可每次与电视台的成功推进两人都非常开心。

03

说的再多不如做一些实事,为老王点赞。

老王是真的经历过战火,所以对于和平,对于中国他有着很多比其它歪果仁更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自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老王一家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仅被迫从原来的大房子里搬出来,就连被炮弹击中后连去医院都做不到。

因此2014年的时候,老王一家举家侨居中国,他的两个妹妹也是在国内念的书,而他自己当过老师,也当过模特,现在更是在自媒体领域混得风生水起。

日子一开始虽然有些苦,可这些过程中不少国人都对他释放了善意,以至于有一次在河南做吃播时一顿面连哭3次。



视频的最后,老王表示,他们不可能拿着枪对着自己的朋友,希望中阿友谊长存。

看,这才是正经的正能量外国博主,至于那些打着爱国旗号的歪果仁网红越来越少,人在做,天在看。

参考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