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丽娜
2025年了,开放世界还能吸引玩家吗?
2023年娱乐资本论曾经细数过开放世界内卷战,27款开放世界游戏排队等上线准备成为下一个《原神》。而时间不过两年,市场反馈却不一样了。
中手游的开放世界游戏《仙剑世界》表现不及预期,甚至负责开发游戏的满天星工作室都疑似进行大裁员。经济观察报报道,中手游旗下的满天星工作室裁员人数或超过八成,仅保留部分员工至新成立的公司。
垂媒新识研究所则统计,2024年有37家开放世界游戏团队解散,其中过半项目停摆。财经媒体报道,B站自研国风题材开放世界游戏项目《代号:UE》也被裁撤,该项目带队人为《古剑奇谭》系列主创郑雯,项目开发近两年,团队足有上百人。去年娱乐资本论也从招聘信息及其他渠道获悉,叠纸科技的国风开放世界《百面千相》陷入停滞状态。
曾几何时开放世界游戏这条被《原神》激活的赛道挤满了争相入局的厂商:但一晃四年,开放世界却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但这意味着开放世界此路不通,厂商要另谋新径吗?并非如此,从近一年来几款开放世界游戏上线后的口碑起伏及玩家反馈,我们发现了开放世界正走向新阶段。
开放世界“五国杀” 赢家竟然是“差生”
截止至今年4月份,市场上共有五款比较有影响力和讨论度的开放世界游戏与玩家见面,分别是库洛游戏的《鸣潮》、完美世界的《诛仙世界》、中手游的《仙剑世界》、叠纸科技的《无限暖暖》以及网易游戏的《燕云十六声》。
在这五款游戏还未上线时,谁会是新游第一不好说,但玩家对于垫底那个几乎达成共识——一定是猪厂的《燕云十六声》。
从各方面因素来看,《燕云十六声》确实不具备什么爆款卖相。
首先,出身网易就是它的“原罪”。猪厂这些年做了不少好游戏不假,但玩家对于这类老牌厂商的感情与对待以“游戏F4”为首的次世代厂商不同,“骂就对了”,加之这几年网易几款王牌游戏《阴阳师》《哈利波特之魔法觉醒》《世界之外》都在运营方面出现过问题,玩家对《燕云十六声》天然就充满了不信任。
其次,《燕云十六声》是这五款新游中唯二没有IP加持的。
《诛仙世界》不必多说,完美抱着《诛仙》这个IP从端游时代吃到现在,总有一批情怀党愿意为它买单;《仙剑世界》有《仙剑奇侠传》的IP加持,虽说早年间的滥授权导致《仙剑》序列手游良莠不齐,但因为它是《仙剑》,情怀党还是愿意给它机会。
《无限暖暖》是“暖暖IP”的新作,很多玩家是真的把这个爱冒险又勇敢的粉发小女孩当做自己的女儿在养。这款游戏也是公测前外界期待值最高的一款,小娱还记得那段时间在游戏群里,无论什么话题最后都会落到“还是期待《无限暖暖》吧”。
《鸣潮》属于二游序列,自有一套复杂的世界观与宇宙运行法则。在2月份曾有疑似内部人士在直播时透露,虽然《鸣潮》是另起炉灶的新世界,但其底层世界观与库洛游戏此前的《战双帕弥什》相通。
唯有《燕云十六声》,是真正没有系列IP赋能,也非同公司《逆水寒》《射雕》那种有原版小说加持的游戏。
最后,《燕云十六声》是经历过一番彻底地脱胎换骨的。
原本该项目在科隆游戏展亮相时是单机游戏,2023年夏天官网发文《单人/多人?有人就是江湖!》证实该项目会以单机+网游的方式上线。去年《黑神话·悟空》Steam上线大卖,正在经历内测《燕云十六声》选择避开锋芒,上线时间从去年夏天推到了12月底,且PC端先行。
种种迹象让人对这款项目疑窦重重,不止玩家,小娱在和几位游戏人交流时,有人很不客气地表示“《燕云》这款游戏上线就是个死”。
万万没想到,这五款游戏依次上线后,表现最好后劲最足的,反倒是开服前被预言必死的“差生”。
《诛仙世界》和《仙剑世界》属于差不多同一类型,套着开放世界皮的传统MMO,无论是剧情表现还是所谓的“高自由度”都没能给人太多惊喜,玩起来和十年前打端游时差不多。特别是《仙剑世界》,且不说剧情方面卖情怀卖得有多生硬,从实机体验来看,连优化都没做好就直接端上来,玩家不买账也正常。
在《无限暖暖》公测时,小娱锐评它是“第一款翻车的开放世界游戏”。叠纸是听劝的,开服至今四个月,该优化优化、该整改整改,游戏体验比刚开服时要好多了,可剧情难产这事一直没得到解决,尤其是这次妄想季版本,只更新了几个小岛屿权做新地图,玩家的不满情绪已经很高,但“叠纸不语,只一味卖新衣服”。
反而是被预言开服暴死的《燕云十六声》,有越战越勇的势头。从统计来看,《燕云十六声》的流水基本能稳定在前30左右,虽然打不过《王者荣耀》等巨头,但已经是开放世界新游中最好的成绩了。
Q1狂赚14亿 谁在对《燕云十六声》真香
最近游戏社区NGA有人脉哥发帖,称2025年网易内部Q1主力手游流水统计出炉。
一马当先的仍旧是老而弥坚的《梦幻西游》,以季度收入28.1亿领跑。第二名就是《燕云十六声》季度收入14.6亿,第三名《第五人格》以14.5亿创下流水新高。
“到底是谁在给《燕云》花钱啊“,看到这组数据相信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与以二游为代表的开放世界游戏氪金逻辑不同,《燕云十六声》秉承这几年猪厂MMO的一贯宗旨,不卖数值卖外观,换言之即使全程白嫖也不影响游戏体验。
在氪金逻辑方面《燕云》与《无限暖暖》有类似之处,都是不卖数值卖衣服,而且都有直氪(直接购买)和卡池两种获取路径。但细究起来两者还是不一样。《无限暖暖》抽齐一套衣服要花的钱,比《燕云》少多了。
具体来说,暖暖一抽12RMB,卡池有五星池子与四星池子两种,前者保底180抽抽齐,后者基本能在80抽内抽齐。小娱自己抽齐了两套五星套装,分别是烟花套和八音盒套,游戏内充值+购买小礼包,抽齐一套衣服的花销大概在500元左右。
《燕云》的卡池则是小娱碰都不敢碰的存在,原因无他,太贵了。
《燕云》一抽是16RMB,保底160抽,游戏中兑换衣服的道具叫八音窍,也就是说最倒霉的情况下2560RMB一颗八音窍,兑换衣服要两颗即5120RMB。有下过池子的勇者告诉小娱,一般八音窍均价1400RMB,一套衣服两颗石头差不多2800块钱,比如较为热门的雪满川套装要4颗八音窍,这才是真正的阔佬专享。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易只赚阔佬的钱,或者说从氪金逻辑上来看,猪厂采取了更聪明的玩法——对玩家购买力进行分层并逐个击破。
先说微氪。这类玩家更注重在游戏中的体验,对外观不怎么上心,但如果有很便宜的外观,他们也不介意花点小钱,《燕云》这对这批人,会每隔一段时间上新“6元时装”。
六块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很难有人抵挡住这样的诱惑。更何况《燕云》的时装有一部分是支持染色的,最近玩家心中新晋的六元销冠——松花玉兰,就因为染色后脱胎换骨而被捧上神坛。
另外刚开服时还有“交个朋友”套装,原价68元的红尘书仅售1块钱,再坚定的白嫖党也很难按捺住氪金的手。
针对中氪,《燕云》有大小月卡和68元、128元等中等价位套装。小娱自己就属于这个序列的玩家,大月卡除了时装还送不少道具,68块钱的价格也算实用。除了68元和128元的直氪套装之外,游戏中还有一种叫折音券的道具,即打折券,五张能够打半价,中氪们一般会攒够五张,拿来购买256元的直氪套装。
至于游戏中的顶级氪佬,除了抽衣服之外,《燕云》还给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财力、收获他人艳羡的机会,比如开船。
船在游戏中叫做浮景舫,阔佬们要先花将近30万人民币买船。有了船还要有航线才能开船,航线是需要竞拍的,十元底价价高者得,每次开船都要竞拍航线。一般游戏中这类氪佬玩具,也就是让普通玩家看看而已,而浮景舫做到了氪佬与平民同乐。
这艘船类似于一块独立地图,任何玩家都可以登上氪佬的船,上了船你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玩小游戏,也可以试穿氪佬衣柜中各种贵价时装并拍照,在船上待满一段时间后还能获得大量奖励。氪佬收获了万千艳羡,平民也得到了实际好处,可谓双赢。
正因为能玩起来,氪佬竞相竞拍航线,甚至还诞生了几位传奇船长,比如ID抖音张之维的大佬,就因为天天开船,有时候还会直接买时装赠送给其他玩家,获得美名——《燕云》郑和。
《燕云》确实不逼氪,也不存在不抽某些卡在玩不下去的情况,但它以更“歹毒”的方式,让微氪到巨氪,自上而下地主动氪起来。
《原神》已成过去式开放世界进入新阶段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关注《燕云》的逆袭,不只因为它为猪厂打了个漂亮翻身仗,还因为市场上仍旧存在大量待上线的开放世界项目。
从市场项目储备来看,未来尚有完美世界的《异环》、蛮啾的《蓝色星原》、鹰角的《终末地》、腾讯的《王者荣耀·世界》、儒意景秀的《大奉打更人》以及网易的《代号:无限大》等开放世界项目等待与玩家见面。在整个品类走到瓶颈期的当下,《燕云》的成功尤为值得研究。
细究起来,浮景舫的玩法不算新鲜,只是在过去端游时代的氪金套路上做了优化。玩家愿意在《燕云》里氪金的根本原因,一为剧情二为社交,剧情为里社交为表,卷动玩家的消费积极性,而这种底层逻辑反映玩家偏好的同时,或许也是开放世界未来的新方向。
《燕云》是靠什么口碑逆袭后来居上的?是剧情。游戏媒体触乐曾指出,剧情是《燕云》唯一的长板,作为开服玩家的小娱,对这个总结基本认同,《原神》对行业的影响比想象中要更加深远,“米游”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开放世界的范式,具体表现就是在剧情上故弄玄虚大讲谜语,靠着一连串的引经据典与自创名词显示着985文案的知识储备与文学素养。
这样不是不好,但看多了实在是太审美疲劳。
《燕云》选择了一条“脱虚入实”的路,以五朝十六国作为故事背景。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即使作为主角的我们,也不过是一只蝼蚁,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不断地失去。
或许因为最初开发时锚定的是单机游戏,《燕云》的文本量很大,且有大量的零散剧情藏在各种小任务、支线甚至是街头巷尾民众的交谈之中。小娱从开服玩到现在,除了推完主线之外,仍旧有大量的剧情碎片等待收集。
和其他武侠内容一样,《燕云》的本质仍旧是在讲英雄故事,只是这种英雄故事不再以“龙傲天”的方式进行呈现。“我”是一双眼睛,而真正的英雄藏在剧情的边角之中。比如清河地图的暗线主角田英、开封地图的暗线主角朱鱼。
国人其实是最容易被这种家国情怀叙事所打动的,而且《燕云》选择的切入视角足够平民,更让人感受到乱世中的身不由己,以及人人都可是英雄。这一点在新地图河西的麻布袋剧情中有具象体现,小娱不再过多剧透。
《GTA6》设计师Cameron Williams在GDC上分享了他对开放世界游戏的看法——“地图越大,探索动力反而越弱”。《燕云》的地图不小,玩家探索热情却很高,就是因为合理地把剧情碎片及英雄故事散落在大地图上,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剧情有足够动人的地方。
一起玩的几位玩家都表示,充月卡不为别的,希望《燕云》能活得久一点,市面上这么用心做剧情的厂商不多了。玩家不是铁石心肠,好好做剧情、认真讲故事,就会被感受到。
值得关注的是,以卖卡为主的开放世界游戏,本质是在卖角色或者说卖羁绊,这反而导致刻画角色时束手束脚,充满刻板印象。《燕云》不卖角色,却有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比如被戏称为高质量男嘉宾的江晏、刀哥、赵二;高质量女嘉宾的寒姨、盈盈等。
这些角色严格来说各有各的毛病,不算完美却足够真实,虽然他们不能以抽卡的方式掏空玩家钱包,却有其他方式让玩家为他们花钱。最近商场上线的新外观在预告时玩家骂成一片,实装后有人发现与刀哥能搭成情侣装,立刻激情下单。
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未来开放世界的另一个趋势——让纸片人成为立体人。
第三个趋势,则是社交。
在《原神》出现后,轻社交或者零社交成为开放世界赛道的大势所趋,但社交真的完全无用吗?当然不是。年轻一代的玩家只是不喜欢强制社交,而不是不愿意社交,不然大家也不会建各种游戏群聊得热火朝天。
大部分玩家是有虚荣心的,愿意听到别人喊一声“大佬”的,社交给了阔佬们自我展示的舞台。但《燕云》比传统MMO在社交方面做得更聪明的地方在于,它不强制,而是逐步引导玩家去社交。
游戏中绝大部分内容都可以自己独狼搞定,多人副本也能匹配AI,而且AI战力很强能够直接带飞玩家。但是选择和真人打副本可以获得更多奖励,这么一个小小的不同就把有社交意愿和死也不想社交的人筛选分开。
除了花钱,游戏中还有不少免费的外观,其中有一部分是必须社交才能拿到。但如前文所说,外观与实际体验不构成影响,就看在玩家心中孰重孰轻了,喜欢衣服的人会去主动社交,不喜欢的继续做单机独狼。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当然,《燕云》也不是一点毛病没有,后续产能能不能跟上是个问题,新地图河西把剧情再次拔到了一定高度,接下来的新地图和主线他们要怎么去做,小娱很期待;其次作为“年轻人第一款mmo”,《燕云》也引来了不少激进的玩家,2月份的“厌女风波”就是一例,但让人为难的是,激进党往往也是做二创和发声最积极的人。
如何平衡事儿少但不爱发声的普通玩家,与一点就炸但用爱电意愿高的激进党,是摆在《燕云》项目组面前的长期问题。
总之从项目储备来看,未来市场还将迎来多款开放世界大作,也希望厂商能让我们看到点不一样的新东西,既然《燕云》证明了“武侠+开放世界”的可能性,何必抱着“米游”的定式不撒手呢。
参考资料:
1.中手游、B站相继裁员,开放世界游戏“难产”经济观察报
2.《燕云十六声》能够凭一块长板逆风翻盘吗? 触乐
3.中手游财报
1分钟速读
本文主要讲的是,曾经被《原神》带火的开放世界游戏赛道,到了2025年出现了大洗牌。很多之前被看好的游戏比如《仙剑世界》《无限暖暖》表现平平,反而是网易的《燕云十六声》这个不被看好的“差生”逆袭成了黑马。
简单总结几个重点:
- 市场大撤退:这两年有37个开放世界团队解散,像B站、叠纸的大项目都黄了,很多游戏上线后口碑扑街。
- 五款游戏对决:今年五款开放世界新游中,《燕云十六声》虽然没IP、出身网易还被玩家嫌弃,但靠着扎实的剧情和“心机”氪金设计(比如6元低价皮肤吸引微氪、天价抽卡满足土豪、还能开船炫富带平民玩),反而流水冲到网易第二,季度赚了14亿。
- 成功秘诀:不逼氪但让所有人自愿花钱,重剧情体验,还搞社交互动(比如土豪花30万买船,普通玩家能上船试穿皮肤、拿奖励),把MMO的社交优势和开放世界结合。
- 未来趋势:开放世界不再单纯模仿《原神》,而是开始探索“剧情+社交”的新方向,比如网易接下来要推的《代号:无限大》可能继续走这条路。
简单说就是:开放世界没凉,但套路变了——以前卷画质卷玩法,现在开始卷怎么让玩家更愿意花钱社交,同时讲好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