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魏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拯主编的明·正德《大名府志》断注公开出版

2025年3月底,明·正德《大名府志》断注由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冠林数字有限公司公开出版,计18万余字,主编王拯,副主编王晓宇、王培杰,共印1000本。邯郸市政府办公室原三级调研员、邯郸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杨富中和大名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县政协副主席张胜利为此书作序。

明·正德《大名府志》出版于明·正德元年(1506),由进士出身的大名府东明县知县、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唐锦编纂,举人出身的大名府训导、湖广道州宁远县人陈滞采辑,进士出身的大名府知府、南直隶涂州人石禄主持出版,赐进士、中宪大夫、奉敕巡抚京畿兼提督紫荆等关仍提调操练、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关中人韩福为此书作序。

全书分疆域志、山川志、田赋志、祠祀志、公宇志、官守志、人物志、登用志、古迹志、文章志等十卷,记叙了当时的大名府及大名府所辖的元城县、大名县、南乐县(今属河南省)、魏县、清丰县(今属河南省)、内黄县(今属河南省)、浚县(今属河南省)、滑县(今属河南省)、开州(即濮阳,今属河南省)、长垣县(今属河南省)、东明县(今属山东省)的相关情况,追述了今大名县两为国都、七为陪都、三十余次为省市级治所等辉煌历史,记述了在大名府治所(今大名县)为官及出生于大名府之人的典型事迹等,彰显了大名府特别是大名府治所(今大名县)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原志为竖排、繁体、无标点,给已经习惯于阅读简体、横排、标点符号齐全书籍的现代人,带来了不小的困难。而且,这些版本中的异体字不少,错字、缺字、漏字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更给现代人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困难。旧志断注工作势在必行。

明·正德《大名府志》断注由河北省省级市县志专家库专家、大名县政协委员、大名县文化名家、大名县卫生健康局三级主任科员王拯主编,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除将繁体字或异体字变为简体字、竖写变为横排,并进行精心断注外,还对原志中的错误之处进行了必要的校正。缺漏的字词和部分内容,也依据相关权威资料进行了相应增补。特别是对不同朝代的官员品级和职责的注解,颇为精准独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独具匠心。

王拯同志早在2002年12月20日大名县二轮修志启动后,就与志书编纂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先后被聘为大名县人民政府特聘史志研究员、《大名年鉴》副主编、《大名县志(1979—2005)》副主编、邯郸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邯郸年鉴》副主编、新编《邯郸市志(简本)》编辑等。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被跨系统借调至邯郸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白天工作,晚上挤出时间通读《二十四史》和志书编纂(含旧志断注)相关知识,积极向副编审、邯郸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申凤鸣等老同志学习方志知识,参与专业志书评审,积累了丰厚的史志素养。借调结束回大名县工作后,他对史志研究的热情不减,撰写了多篇史志研究和方志理论文章,发表在相关媒体和《河北省方志论选编》《河北方志》《邯郸方志文集》等论文集上。2020年12月,被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纳入河北省省级市县志专家库,成为河北省省级市县志专家库专家。2021年当选大名县政协委员和县政协文史委兼职副主任,并被聘为大名县魏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最令人欣喜的事,他能以自己所长,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历经三载、校注五稿,完成了明·正德《大名府志》断注这项大工程。

断注和出版明·正德《大名府志》,是功在当今、惠及后世的好事。因为其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旅游产品,让外地游客看得见、带得走“大名历史上的辉煌”,更为大名县打造“一城五中心”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找到了历史依据。同时,还为明代大名府所辖一州十县(含今河北省两个县、河南省七个县,山东省一个县)研究本地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更大便利,有助于增强这些县市对大名县的亲切感,从而更好地利用开发各种潜在资源,振兴大名的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全县经济,重塑大名辉煌,实现1966年4月周恩来总理到大名县视察时提出“大名府一定要复兴”的殷切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