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气温飙升,鲢鳙总算是稳定开口了,对于喜暖怕寒的鱼类来说,确实要等到进入晚春之后才比较好钓。鲢鳙也是夏季最重要的目标鱼,当气温变得酷热时,很多鱼儿只在早晚阶段觅食,但是鲢鳙完全不同,在盛夏的中午依然能够正常觅食,当什么鱼都不好钓时,鲢鳙就成了最好的选择。鲢鳙是中上层鱼类,没有鱼道和鱼窝,那钓鲢鳙应该怎么选择钓位呢?
鲢鳙是典型的中上层鱼类,中上层的鱼几乎都有喜暖怕寒的特点,甚至可以说非常能够忍受高温,而能够忍受高温的本质是对溶氧的需求。具体的表现就在于,气温越高时,鲢鳙所在的水层就越浅。这是因为气温酷热时,深水层会严重缺氧,此时浅水层水温虽然更高,但是溶氧也更高一些,这就是为何气温越高鲢鳙所在水层越浅的原因,也是鲢鳙耐热的本质由来,其实还是对溶氧的需求而已。鲢鳙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食物主要是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鲢鳙通过过滤水中的这些微小生物获得食物。
我们都知道,底层鱼类的食物主要分布在浅水区域,底层鱼类要觅食一定会进入离岸距离不远的地方,但是鲢鳙完全不需要,因为藻类分布于整个水体,并非只分布在浅水区域,所以鲢鳙根本就不需要到浅水也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浅水怎么都不如深水安全,再说觅食根本就不需要到浅水区域,所以说想要钓鲢鳙,尤其是体型大的鲢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离岸距离要远一些,并且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的区域鲢鳙可以正常觅食,也会感觉比较安全。
对于很多水体来说,到处都是深远的位置,那如何选择地形呢?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叫做不钓鲢鳙不钓大坝,所以说钓鲢鳙的一个理想之地就是大坝。大坝跟大坝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适合钓鲢鳙的大坝应该稍稍陡峭一些,这是因为大坝比较光滑,同时又比较陡峭时,食物根本无法在大坝这里停留,往往不会有底层鱼类在这里觅食,同时大坝因为较为陡峭的缘故,钓的不远也能钓到深水区域,所以这种地方较为适合垂钓鲢鳙。这么说法,较为光滑的大坝几乎只适合钓两种鱼类,第一是鲢鳙,第二是喜欢啃食青苔的黄尾鲴,因为硬底的地方容易附着青苔,所以也是黄尾鲴觅食的理想之地。
除了大坝之外,还有哪些地形可以钓鲢鳙呢?那就是较为开阔的地方。民间选择钓位时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宽钓窄,窄钓宽,水面不宽的话钓鲢鳙一定要选择较宽的地方,这样才能确保深度和离岸距离。至于宽钓窄,其实适合钓底层鱼类,因为变窄的地方是底层鱼类的鱼道。还有一种地方,就是下风口位置,这是因为受到刮风的影响,水面的藻类会被吹到下风口位置,所以说钓鲢鳙较为适合钓逆风,但是钓鲢鳙基本都是钓浮为主,所以不宜钓风力较大的天气。还有一些水面有库湾、大湾等地形,这是水流平缓的地方,如果水面有较为的漂浮物,那也是钓鲢鳙不错的地方,漂浮物较多意味着藻类也会被吹到这里,成为食物丰富的区域。
钓大鲢鳙手竿钓法往往效果不好,因为鲢鳙的体型越大越是不会到近岸觅食。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