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您想吃的包子给您送来了!”周末清晨,阳光刚洒进小区,网格员小陈就提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快步向空巢老人李奶奶家走去。在南充市顺庆区舞凤街道清源社区,由党员、热心居民组成的205人志愿服务队,正用“敲门关爱”“结对帮扶”等行动,为辖区居民编织起一张充满爱意的温暖网络。


小区坝坝议事会。侯芝林供图

这样的“敲门关爱”行动,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日常缩影,温暖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曾经满是治理难题的社区,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居民们人人称赞的幸福家园。

清源社区的华丽转身,离不开党建这股“红色引擎”。

为了让服务更贴心,清源社区创新开展了“五心”活动。

热闹非凡的“板凳会”,将社区干部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把惠民政策像唠家常般讲得明明白白。大家一边听,一边点头,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现场气氛热烈又温馨,政策宣传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居民的日常交流中。社区干部笑着说:“咱得把政策讲得大伙都能听懂,这样才能真正服务到大家心坎里。”不仅如此,社会还通过“小区坝坝会”收集民意,增设清泉坝片区停车位200余个,解决居民停车难题。

面对超大小区治理难题,社区探索“五议”工作法,构建“业委会提议—支部商议—业主参议—党员审议—业主决议”的民主决策链,梳理需求清单14项、资源清单30项,建立项目清单8项。“在蓝光COCO香江小区电梯维修事件中,通过‘五议’机制,仅用7天就完成资金筹措和施工方案,惠及居民200余户。”清源社区相关负责人谈及“五议”工作法的具体成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清理辖区白色垃圾。马诗雨供图

在清源社区,“一老一小”是管理重点,社区依托“云享清源” 与“智慧社区”,线上整合数据,梳理“需求—资源—项目”清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线下发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融入政策与法治宣传,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布局养老、育儿设施,引入专业组织,为“一老一小”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 。

同时,作为南充市超大小区治理试点,清源社区形成“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多元协同、科技赋能”的治理模式。通过科学划分网格,建立 “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体系,配备7名网格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让社区治理工作更加精细化、高效化。

从“治理难题”到“幸福家园”,清源社区将基层治理的“密码”,藏在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回应里,写在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中。这张网里,既有党建引领的“红色温度”,更有城市治理的“民生厚度”,为其他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侯芝林、乔坤、马诗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