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在即将访问日本之际,北约秘书长吕特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约和日本计划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防务工业合作,将双方的伙伴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据共同社报道,吕特计划本月8日至10日访问日本,此行将是他自去年10月担任北约秘书长以来首次访问“印太”地区。在回答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北约是否同意中国是一个威胁,不再是一个挑战”的提问时,吕特表示:“您(记者)可能越来越把中国视为威胁,但我认为在北约的官方语言中,它不是这样表述的。”随后,话锋一转,称不能对中国“太天真”。




北约秘书长吕特(资料图)

吕特访问日本之前曾对媒体表示,要将北约与伙伴的合作“实质化”。他提到扩大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的联系,以便在工业生产、创新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领域展开合作。

据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9日会见访日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称,一个稳固的北约于日本有利,日本将为北约同印太伙伴深化合作继续发挥主要作用。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就东海、南海、台海局势等问题发表涉华消极言论。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中方对日本伙同北约无理干涉中国内政,渲染地区紧张局势,挑动对立对抗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亚太是合作发展的高地,不需要军事集团,也不需要大国对抗和鼓动新冷战的“小圈子”。北约是区域性、防御性军事组织,不应突破自身条约规定的地理范畴、越界扩权。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分析指出,吕特此访主要是想向外界表明,北约的功能没有被弱化,并试图继续在亚太扩大北约所谓的“影响力”。李海东进一步指出,在日本和北约“靠近”的过程中,北约所谓的“亚太化”与日本“大国化”互为驱动。然而,在目前北约内部分歧加大、裂痕加深的背景下,北约想要实现“亚太化”目标面临很大难度。

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崎享表示,北约内部的欧洲国家与美国政府之间开始出现重大冲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乌克兰问题,一个是以关税为中心的经济问题。欧洲与亚太地区距离遥远,“我认为北约与日本在东亚的战略不可能相符。”孙崎享还指出,面对目前国际社会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局势变化,日本不应继续迎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安全和经济领域,应该做出利于本国和地区繁荣稳定的独立判断。



日本首相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俄乌冲突持续的时候,日本已经是蠢蠢欲动,试图派出自卫队,实际上已经是违反了日本的“和平宪法”,日本自卫队前往德国,是参与对于乌克兰提供援助的任务,显然已经是等于间接参与了对抗俄罗斯的行动。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日本对于乌克兰提供的援助资金规模庞大,已经位于前列,因此也是凸显了日本的险恶意图,日本也是和美国一样,试图通过俄乌冲突的持续来拖垮俄罗斯,为此对于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支持。

不仅如此,日本还主动将矛头对准中国。据报道,日本政府4月8日发布2025版《外交蓝皮书》,将中日关系定位为“日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称将继续同中国“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建设性稳定的日中关系”。另一方面,也仍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炒作东海、南海局势、中俄军事合作、日本人在华安全等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日本新版的《外交蓝皮书》沿袭了指责抹黑中国的陈词滥调,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无理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




日本(资料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