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阴险后招,中方看的很清楚,一句话给75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拿中国做“投名状”,绝对不可能。
特朗普
日前,“玉渊潭天”发表文章称,对于美国加征关税的一系列决定,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其他国家的任何决定,都属于别国事务,中方不会干涉,也没有任何意见,无论是反制美国还是同美国进行下一步的谈判,中方都无权插手。
但是,任何国家想要拿着中国利益,当作“跳板”,当做美国的“投名状”,中方绝对不会答应。文章中强调,美国的行为,完全属于霸凌行动,更多的国家应该站出来,予以反制。确实,中方一句话,不仅是给美国说的,更是给被“暂时豁免”的75个国家敲响警钟。
特朗普
从现在特朗普的行动来看,美国的后招,就是要利用延迟关税政策,给这75个愿意谈判的国家“立规矩”,想要营造出,美国依旧是“世界霸主”,其他国家想要正常进行经贸活动,就得明白这个道理。未来,特朗普很可能会利用关税问题,要挟相关国家,要求相关国家断绝或减少与中国的经贸往来。
但是,世界格局早已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而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受害最多的,就是美国自己。特朗普的政策表面上旨在通过“美国优先”的原则保护本土产业,减少贸易赤字,并对相关国家施加经济压力。然而,这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产生的反作用最终落在了美国国内经济上。
美国制造业
这种回避多边贸易体系、倾向于单边行动的贸易政策,却给美国自己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短期内,关税措施确实为部分本土企业提供了缓冲,但从长期来看,其负面效应不仅遍及供应链,也渗透到消费者和相关产业中。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美国本土制造业和消费市场对进口商品和原材料的依赖度相当高。关税增加了生产成本,使得企业不得不将这部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引发了物价上涨。许多美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因此面临着利润下降甚至关闭的风险,进一步影响了就业市场的稳定。
美国港口
如今,特朗普的政策可以说闯下大祸,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长期以来,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供应链的形成。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许多跨国公司被迫重新考虑其供应链布局,以规避高关税带来的风险。这导致全球供应链发生深刻变化,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因此受到巨大影响。
而中方早已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应对工作。中方高层目前正在出访东南亚三国,商务部已经与欧盟方面、马来西亚方面进行了交流。中方如今的布局很明确,要向世界其他国家深化经贸关系,最大化对冲美国带来的影响。
天津港
中国说的很明白,美国想打任何仗,中方都会奉陪到底。但美国也该看清楚,如今的世界大势在向多极化发展,任何想要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美国如果看不明白,那么关税战的最终结果,会让美方得到应有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