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5年3月29日发布了一项重要的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WS/T 843-2025),该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新规的出台,为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的配置提供了明确且专业的指引,其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被纳入乡镇卫生院通用医用装备的基本品目,这一举措将对提升基层急救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01.AED 纳入乡镇卫生院必备用品
《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详细规定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不含中医药服务装备)配置的基本原则、分类品目及数量。标准明确了22种乡镇卫生院通用医用装备配置品目,AED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正式成为乡镇卫生院必备的急救装备之一。
此外,标准还涵盖了115种乡镇卫生院专用医用装备配置品目,这些专用装备涉及急诊(抢救)室、内(儿)科、外科、口腔科、康复医疗科、全科医疗科、检验科等16个科室,旨在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该标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用装备,街道卫生院配置医用装备也可参照执行。这一广泛适用性确保了基层医疗体系的整体提升,为更多民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曼AED助理基层医疗
科曼AED助理基层医疗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其最大特点是使用者无需具备专业背景。在紧急状态下,AED可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的早期除颤,帮助患者恢复心脏跳动,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
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节点,配备AED后,能够在“黄金4分钟”内对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大大提高了急救成功率。
在我国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20年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00%和45.86%,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基层医疗机构AED配置率的提升,将有效缩短急救响应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让乡村地区的民众也能享受到与城市民众同等水平的急救服务。
此前,国家财政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补助资金(第二批)预算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支持乡镇卫生院配备院前及院内急救设备,包括AED、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仪等。此次AED被纳入乡镇卫生院通用医用装备基本品目,正是对这一政策的具体落实,有助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
《行动计划》中强调,在实现“五有三提升”基础上,在服务人口2000人以上、非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集聚提升类和城郊融合类村庄,高标准建设中心村卫生室,鼓励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等设备。这一政策的出台,为AED在乡镇卫生院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02.AED市场:中国增速
近期相关研究显示,AED市场在全球与中国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报告,全球AED市场在2024年的规模为15.1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聚焦中国市场,AED市场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预计2025年,中国AED市场规模将实现同比增长31.6%的显著增长,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
随着《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的施行,乡镇卫生院的AED配置工作将逐步推进。这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需要医疗器械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技术创新。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AED的使用熟练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科曼AED进乡镇
科曼AED进乡镇
未来,耀致急救将持续助力更多乡镇卫生院配备上先进的科曼AED设备,加速基层急救能力的提升,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救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