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军贸领域的人都知道,相比起国际进出口工作中的诸多普通商品,买卖武器装备一事有着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政治需求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军队对某款装备的实际需求。在某些情况下,政治需求的地位甚至可能还要高于部队实际需求,即哪怕部队对某款装备的实际需求并不很大,买家也会为了满足政治需求而掏钱。这一次,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在这方面的动向,或许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


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

俄媒援引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已批准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售先进战斗机,这标志着中国同这个中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关系正在加深。据悉,乌兹别克斯坦空军仅有不到50架现役作战飞机,且多为上世纪80年代水平的苏制米格-29战斗机,从数量到质量都难以满足该国守卫领空所需。此前,乌空军曾考虑引进俄罗斯苏-30SM战斗机及其生产线,但这款俄制重型战斗机的价格较高,且交货速度难以满足乌空军换装需求


白俄罗斯进口的苏-30SM

正因如此,来自中国的“枭龙”block3轻型战斗机和歼-10CE中型战斗机,开始进入乌兹别克斯坦空军的视野。与还在使用被动相控阵雷达的苏-30SM相比,这两款中国外贸型战机均搭载了更加先进的主动相控阵雷达,后两者在配套弹药的性能方面,也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枭龙”block3和歼-10CE的价格均更有优势,且中方的交货能力也更有保障。


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凯山-1C”和“飞蠓-9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俄媒的论述中,其强调乌兹别克斯坦属于“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但近年来,这个中亚国家却开始越来越多地采购中国外贸型装备,如“红旗-9B”远程防空系统、“凯山-1C”中远程防空系统和“飞蠓-90”近程防空系统。它们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土防空体系,基本完全取代了乌兹别克斯坦此前继承的那套苏系防空体系。


俄罗斯最终选择亲自下场

而今,乌兹别克斯坦可能在战斗机这种主战类军用航空器方面引进中国产品,似乎说明其在努力地与苏/俄装备说“拜拜”、甚至是在试图逐步脱离来自俄罗斯的影响力辐射。仔细想来,这种可能性恐怕确实并不为0。毕竟,自普京政府于3年前发动对乌“特别军事行动”起,各界就已然发现,被视为“上三常”之一的俄罗斯,愈发不像是一个堂堂的“世界级军事强国”了。


俄罗斯最终选择亲自下场

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军事强国”鲜少会为了争取或赢得地缘战略空间,而主动挑起与邻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通常来说,世界级军事强国会利用自己强大且无处不在的影响力,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手段,瓦解他国敌对势力,从而达成自己的最终目的;抑或是以培植“代理人”和发动“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想要的效果。


普京向军队高级将领发表讲话

而一旦到了自己亲自同邻国开战的程度,则意味着相关国家不再是可以进退则如的“棋手”,而是不得不在“棋盘”上努力博取胜利的“棋子”。真正的“世界级军事强国”,又怎么可能会被逼到“主动亲自下场”的份上呢?这其中的意思,想必各位懂的都懂吧?所以说,暂且不论这3年来,俄军和俄制装备在战场上的实际表现如何,光是从莫斯科方面下决心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俄罗斯此举是在“被逼到墙角”后的反应,体现出俄罗斯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下滑。


乌兹别克斯坦空军现役的米格-29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通过大力引进俄制装备的方式,将自己的军队战力、乃至是国家安全同俄罗斯相挂钩,对于乌兹别克斯坦来说显然就不那么靠谱了。其势必会在军事、特别是武器装备来源方面,寻求同其他的“强有力的大国”展开合作。从这个角度来想,与其说中国正在逐步进入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倒不如说这是俄罗斯自身“不给力”所带来的正常现象。继巴基斯坦后,第二个引进歼-10CE和组建起“中械军队”的国家,说不定就会是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