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观念,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观念。

因为这源于很多人眼中的“公理”: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热搜。

“雷公”雷武泽发视频称:寻子成功10个月后,微信被儿子拉黑,直到1年后才重新加回好友,接着还晒出了和儿子的聊天记录。



我不明白,雷公为什么要把儿子的聊天对话公布在网上,他是要借助舆论来网曝自己的儿子吗?

让网友骂他儿子不孝?这真的不是在霸凌自己的孩子吗?

被儿子拉黑,真的不冤

聊天记录中,只看到满屏的“您您您”,真的好窒息!那个“您”字,真的是很刻薄了。

一直“您您您”的,难道不是在阴阳儿子?要是我爸对我这样说话,理都不理他。



他的一字一句看得令人窒息,有一种你不回来孝敬我,就要同归于尽的狠感。失散这么多年,本来也没有什么感情,为什么还要处处逼近。

他儿子脾气真的很好,说明养父母家真的有在教育。这搁在我身上,忍不了半天。

感觉找了孩子20多年的账也要算在孩子头上,也算在他为孩子付出上,让孩子还,那么孩子又做错了什么呢?

一般都会小心翼翼怕孩子和自己不亲吧?他这种做法,哪怕是从小养在身边的,也能和他离心。

他的爱有点窒息,完全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



说难听点,孩子压根也不认识你,他现在和你相处谈不上愉快,甚至是厌恶,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孩子找到,回归普通生活,孩子不想在网上曝光,就不要曝呗,尊重孩子。

其实,他儿子的养父母不是第一手买卖人,是通过福利院合法收养的孩子,并且养父母家境优越,对孩子很好,孩子跟着养父母一直生活得很好。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可能恨养父母。

雷公希望找到孩子,孩子马上听他的、崇拜他、孝顺他、绝对臣服于他,必须马上恨死养父母。

动不动就祭出小作文一篇,稍有反抗不顺从,就委屈哭诉,长篇大论。

我觉得,这个爹其实是不爱他儿子的,或者说他是不爱这个具体的儿子。



他能坚持找儿子,肯定有支撑他的原因。但是找到以后,发现这个儿子不是他想象中的儿子,不是听之任之的儿子。

不听儿子的,把儿子的微信给别人,把聊天记录发到网上,这都不是一个爱孩子的人,能做出来的,纯自我感动。

主要他真的不在意孩子是怎么想的,随意把孩子的信息发到网上。他就是单方面输出 ,孩子说什么他都不听。



同样寻亲成功,孙海洋接回儿子,雷公却被儿子拉黑

看到有人说同样是寻亲成功,为什么孙海洋把儿子接回去了,雷公却被儿子拉黑了?

孙海洋其实也不轻松,认亲成功后,孙卓还是决定回养父母那,孙海洋忍痛把他送回去,他觉得不能急,不能给孩子压力。

孙海洋把孩子送回去,是我没想到的,而且孙海洋也没责怪小孩要回去。

后面是养父母家没收孙卓手机,还在家庭群里把孙卓踢出去了。

然后在学校里有个老师很关心孙卓,知道这个情况,就马上联系孙海洋。然后孙海洋都不敢耽误,连夜去接孩子。

这个过程,真让人觉得好惊险,孙海洋也真的有大智慧。

我记得,孙海洋还带儿子坐火车回老家看了奶奶,全村人热情迎接,孙卓挺触动的。要让孩子的心回归,比人回归难多了。

孙海洋的智商、情商都不一般,再有一颗真正爱孩子的心,把孩子成功接回家是必然的。

孙海洋心里更看重孩子的感受,所以他不勉强孩子。



孙海洋也不没有一下子接孙卓,他说:尊重孩子的选择,认祖归宗了,就送孩子回去了。

一路上吃好喝好,是孙卓回去后待不下去了,知道谁真的对他好,才又回到亲生父母那里。

孙卓那时候高中,我觉得孙海洋找到那一刻,就提前规划回来读书了,但嘴上一定不能强迫,而是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自己感悟。

雷公的情商可太不如孙海洋了,起码人家没逼孩子,慢慢地感化儿子。

连孙海洋都说过,很害怕雷公给他发微信或者打电话,因为每次都是长篇大论的。

最让人窒息的父母,是让孩子永远亏欠他们

雷公控制欲太强了,孩子稍微不如他的意的,就开始道德绑架,甚至还想让孩子觉得亏欠他。

“我为了找你那么辛苦,可没想你过着那么滋润的生活。”



更可怕的是,利用这个事为自己炒流量想利用公众帮他向孩子施压、道德绑架孩子。

可惜没能如愿。

他失去了孩子,是个可怜的爸爸,但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个好爸爸。

我见过最让人窒息的父母,是让孩子永远亏欠他们。

雷公想借网友道德绑架儿子,想让大家批判他儿子不孝顺,以后他儿子就不得不乖乖听他的。

没想到网友一针见血,看破他的疯狂控制欲。

雷公想利用舆论给儿子施压,让儿子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

雷公的心里估计是:我花这么多年找你,为了找到你我付出了很多,终于找到你了,你要付出同等的东西来回报我。你给不了我,我就埋怨你。



对于丢了孩子的父母,找到孩子,知道他很好,就非常非常开心了。起码心踏实了,不用再受煎熬了。

就是身边长大的又怎么?有多少孩子在外打拼,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更何况分开这么多年,几乎和陌生人差不多,真没必要要求太多。

如果爱孩子,孩子丢了,最怕的是孩子受伤害,失去生命或者无法好好生活。

找到孩子后,发现他没有受过什么罪,而是被人善待,那真的是一块大石头落地,人生无憾了。

亏欠式教育,不能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反而会消耗孩子。

小时候听过很多次:我为你花了多少多少钱,长大你要还给我。

长大后听到:你是我花钱最多的那个,所以你要最孝顺。



我很讨厌那些话,被首先绑架的时候,我会想: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给他们,是不是就可以两清了。

最讨厌的就是道德绑架,所以每次别人跟我说:为了我好。

我都直接硬刚,以前一直以为是自己脾气不好,后来才明白是从小埋下的阴影。

现在自己做了妈妈,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己,先做好自己,再做好妈妈这个角色。

当父母活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就像标杆,给予孩子指引。



父母没有牺牲感,孩子才不会有亏欠感。

和孩子之间只有处于一种舒畅、轻松的状态,才可以建立起紧密、健康的亲子关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