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置遮阳百叶中空玻璃十个问答(二)

六、传统外遮阳产品与内置遮阳百叶中空玻璃的优缺点比照。

(一)外遮阳产品优点:遮阳效果显著,能在室外直接阻挡阳光,大幅降低太阳辐射热传入室内;款式多样,有遮阳篷、遮阳板、遮阳网等多种形式,可根据建筑风格和需求选择;安装相对灵活,可安装在建筑的不同位置。

(二)外遮阳产品缺点:易受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影响,使用寿命较短,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可能影响建筑外观整体美观度,尤其是使用时间较长后可能出现褪色、变形、高空坠落等情况;占用室外空间,对于空间有限的建筑不太友好;安全性方面,在安装、维修和在恶劣天气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三)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优点:将活动式遮阳百叶安装在中空玻璃内部,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使用寿命长,无需频繁维护;外观整洁美观,能与建筑整体风格更好地融合,不影响建筑外立面的美观;安全性高,不存在被风吹落等风险;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性能,除遮阳外,中空玻璃结构还能有效减少热量传导和噪音传入。

七、内置遮阳百叶中空玻璃腔体内部使用非金属暖边框的必要性及与内部使用铝合金金属边框的优缺点的比照。

(一)《铝合金门窗》GBT8478 中第 5、1、3 中规定“外门窗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的中空腔内装有传动机构的间隔框应采用具有耐候性的非金属断热材料的复合型构造,并应采用三边框形式。”

注1:采用三边框可有效避免内置遮阳帘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与中空玻璃内侧表面接触和摩擦。

1、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内部能容纳“传动组件”运行机构的上、左、右边框体,应采用具有耐候性的非金属隔热材料;并应根据使用地气候,具有高温环境下不变形和低温环境下不收缩、开裂性能。注意!这个温度指标并不完全指向室外温度,而是指在太阳辐射热长期烘烤玻璃表面时,受辐射热影响后的玻璃自身的聚热温度值(通常室外 38℃温度照射 2 小时后,产品表面聚热温度通常≥85℃);

2、三边框形式及复合型构造边框体,详见行业标准《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GJ255-2020 中的“5.1.2.1 边框:边框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为±1.0 mm,边框内尺寸应满足传动组件运行的空间需要。边框分为隔热型和非隔热型(意指暖边框和金属边框)。”

注1:隔热型边框在降低中空玻璃的传热系数的同时,在室外高温时也会降低边框空腔内侧的温度。

3、“非金属断热材料的复合型构造”意指,能容纳传动机构的非金属边框与具有高强度承载力的金属间隔条组合应用,从而形成复合型构造。这种边框有益于保温、隔热和增强中空百叶玻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具体表现如下:

(1)金属间隔条的高强度,可支撑加强中空玻璃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金属间隔条两侧的丁基胶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可阻止热传导,提升节能指标。

(2)非金属暖边框具有的“断桥隔热性能”,可实现框体内部“冬暖夏凉恒温环境”,确保传动机构组件不受环境影响而发生老化、变形及开裂,提高产品品质和使用寿命。

(二)非金属暖边框与铝合金边框、暖边间隔条在成本和性能上的区别。

1、成本上:暖边框每米造价约20~28 元;铝合金边框每米造价约3~5 元;暖边间隔条每米造价约3~5 元,成本上明显看出非金属暖边框远高于铝合金边框及暖边间隔条的造价。

2、性能上,非金属暖边框有非常好的“断桥隔热”功能。采用非金属暖边框的单腔Low-e百叶中空玻璃,帘片在展开、闭合状态下,K值通常<0.16W/(m²·k),传动机构组件可在“冬暖夏凉”的恒温环境下顺畅运行,增加了产品体感和使用寿命。而铝合金边框则因导热快、不隔热、吸热等缺点,一旦误用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腔体内部,质量隐患和验收风险巨大,具体表现如下:

(1)使用铝合金边框的单腔Low-e百叶中空玻璃的K值通常>2.2W/(m²·k),因不符合多地的节能验收,有近9成的内置百叶中空玻璃企业在出具产品检验报告时,弄虚作假将K值由2.2W/(m²·k)改为1.6W/(m²·k),一旦遇到质检部门现场抽查,影响竣工验收。

(2)传动机构在吸热和热导快的金属边框内部,受“夏热冬冷”环境影响会出现高温膨胀、变形、低温收缩、开裂等老化和损坏现象,导致产品无法正常使用的不良后果。

(3)铝合金边框的导热和聚热,会让玻璃边缘和中心部形成很高的温度差,引发挠度变形,而发生批量自曝,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3、暖边框与暖边条相比,虽仅有一字之差,成本和使用功能却是截然不同的。首先,暖边条空间仅能容纳分子筛颗粒,没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和刚性,影响中空腔体整体结构稳定性和水气密性能。而暖边框可容纳传动机构,可保证传动组件不受高、低温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形、开裂;以及可有效阻止吸附在边框上的磁控手柄不受边框导热影响而发生热消磁和玻璃变形引发的高自爆率。因此,内置遮阳中空玻璃产品中的暖边框是不能用暖边条替代的。

八、光伏电控百叶中空玻璃比传统的接线式电动百叶玻璃有哪些优缺点?

(一)节能环保:光伏电控百叶中空玻璃自带光伏发电功能,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百叶电机使用,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降低能耗,符合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二)安装便捷:无需铺设复杂的电线线路,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布线工作,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尤其适用于一些不易布线的场所或既有建筑的改造项目。

(三)灵活性高:光伏电控百叶中空玻璃不受电源线限制,可根据需要灵活安装在不同位置,甚至可以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没有电网接入的地方使用。

(四)设计与安装的便利性,特别是在幕墙施工中的可操作性;以及电机的耐久性、功能性、使用寿命、科技感成为了市场判别产品优劣的核心标准。普通的电动百叶(老式)与光伏电控百叶之间:从外观、结构、产品理念、性能、使用寿命、安装,以及应用成本等多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

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的安装、使用寿命及电线在外围护结构安装使用耐久性解析。



1、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因需通过设计电路、现场布线、外接电源等繁琐的安装步骤方能正常使用,为避免客诉率,宜单块玻璃(≤1 片)接电安装,不宜 2 片或多片串、并联安装使用;

2、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的耐久性需同时满足高、低温老化测试(高温≥90℃、低 温≤-20℃)及 6 万次机械耐疲劳升降测试,方能达到 30 年使用寿命需求,成为消费者放心使用的活动性遮阳伏热产品。

3、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使用的电线宜采用FF46-2 铁氟龙镀银耐高温电线,温度 范围:-65℃~200℃ ;绝缘材质为:FEP铁氟龙,这种材质具有耐高温、耐寒、无毒无害、绝缘性能强等优点,使用寿命符合欧洲RoSH 标准要求;电线内部应用镀银无氧精铜,具有强电流负载能力、抗氧化性、耐用等特点。若使用在光伏电控电动内置百叶玻璃中,电线埋在中空玻璃腔体或密封胶、护盖及合规的护套管内,使用寿命通常可超过30年。若使用在普通电动内置百叶玻璃制作方案中,可能会因电线直接裸装在室外、铝合金窗框体或石灰墙体内部,受不同环境及触腐蚀性物质影响,导致产品使用寿命降至小于90~500 天,甚至还会存在一定概率的漏电、短路、电机损坏或损毁等安全风险。

4、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需通过外连电源、变压器、功能元器件等将220V 电压转 为电动机所需的 12V 或者 24V 电压,方可实现百叶帘的调光和升降功能,但因其布线繁琐、出错率高、接触不良加之电子元器件暴露在有污染及高、低温不同环境下,使用寿命将可能降至 2 年~5 年,同时,一旦出现故障还会陷于几乎很难有效维修和更换的高客诉风险,因此工程项目选型时应充分考虑和谨慎使用。



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繁琐的电路连接和现场布线,若在无护线套管保护的情况下裸露安装,是否违规,存在哪些风险?

1、根据《GB/T 39188-2020 电动门窗通用技术要求》《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稿》《GB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安全标准》等相关规定,将电线裸露安装在铝合金窗型材腔体或墙内部,不但违规,甚至存在导致人身财产、火灾等公共安全安全等事故的发生。

2、普通电动百叶中空玻璃的外接电线在型材内部穿线前至少应满足以下3 个条件:

(1)铁氟龙镀银耐高温电线自身带绝缘层,但电线需要使用基本绝缘与易接触的金属部件之间再次隔开,“基本绝缘”指:用于防止触及带电部件的初级保护,该防护是由绝缘材料完成的。即电线在型材中穿线要配“基本保护套、保护管”。(成本高)

(2)门窗型材金属孔洞,应有平整、圆滑的表面,也可以用绝缘套或者绝缘管进行保护。(成本高)

(3)电线保护套管需要用卡套固定,防止电线移动,应采用可靠的方式保持定位。(成本高)

3、普通电动百叶中空玻璃外部的电线如果裸露安装在金属型材或混凝土内部受不同环境影响,会出现绝缘皮套损坏、粘连、腐蚀、漏电、短路、遇水导电等情况;导致电机和电子元器件直接损坏或损毁,一旦引发火灾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等工程事故,将给开发房企、业主、施工单位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

4、“3 分产品,7 分安装”,普通电动百叶中空玻璃产品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线接头不牢固而断电、安装标准化程度不高而短路、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而出现接触不良或电机损坏、损毁以及在工程现场高、低温不同环境下电线及元器件老化、腐蚀导致产品不能正常使用,而绝非电动百叶玻璃产品自身使用寿命所决定的,因此普通电动百叶中空玻璃历经近 15 年国内外市场推广,至今仍陷入“无人问津 ”的尴尬窘境。

常见基本绝缘护套管

普通电动百叶中空玻璃在外接电源连接时(如变压器、电源箱、控制模块及线路之间的连接),不使用接线器是否合规?

1、首先是合规的。根据《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器安全标准》,电线可以使用钎焊、熔焊、压接或类似的连接方式来进行外部导线的连接,但这些方式都要做好绝缘 保护措施,否则即不符合法规,由于这种连接方式在工程现场中成本过高,工艺要求过高,因此很难落地实施。

2、采用接线端子会方便现场施工,主要用于低压电路中快速接线。因此可以允许使用弹簧接线端子或防水母子接头连接来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推荐使用。

3、由于普通电动百叶玻璃存在多片大小不一的产品相互连接对变压器、控制模块、荷载电源等接头的数量巨大且易“虚连”“断电”,超负荷连接的情况时有发生,电机熔损、电线受损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在工程现场安装的电动百叶中空玻璃合格率通常小于70%,引发质量纠纷、增加客诉率、影响楼盘美誉度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综合单价”过高,加之施工导致的高故障率和诸多隐患,使其产品在国内外成功的综 上,因普通电动百叶玻璃产品自身和辅助元器件及安装成本组成的工程案例并不多见, 所以在不能确实可以满足上述三点技术要求的情况下,不建议在大型工程项目中批量应用。

光伏电控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及光伏板、接收器、电池、电线的使用寿命分别解析

1、光伏电控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通过电池蓄电、发电、驱动安装在中空百叶玻璃内部的活动式百叶帘,实现自由调光、升降的新型活动式遮阳节能产品,可大幅降低空调使用率达60%以上,减少城市热传导而形成的城市火炉效应,适用于门窗、透明玻璃幕墙、高档写字楼、酒店场景等。自 2016 年面市推广至今,历经近百个国内外高端工程项目的严苛考验,并经高低温不同环境老化测试(高温 90℃、低温-20℃)和超过 6 万次的升降耐疲劳、耐久性测试,使用寿命可超过30 年,逐步成为实现双碳目标,节能减排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和发展趋势。

2、光伏电控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采用的非晶硅光伏板GH-37545-9/9N,经高低温老化测试,安装在玻璃腔体内部,其使用寿命可≥30 年,远超过光伏板;安装于玻璃外部≥7 年的使用寿命。

3、光伏电控电动百叶中空玻璃采用的接收器产品自身使用寿命可超过20 年并可实现室内轻松拆卸和更换,同时在日后使用中也可满足业主更多对智能化设计的不同需求。

4、光伏电控电动百叶中空玻璃使用的蓄电锂电池,使用寿命可≥5~10 年,安装于接收器内部便于拆卸和更换,规格统一,标准化程度高,无需定制,市场上随处可见,让业主无后顾之忧。

5、光伏电控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使用的电线由于是安装隐藏于玻璃腔体、中空玻璃胶层以及护套盖板内部,避免了因电动百叶玻璃外部因电线裸露而导致电路故障,与普通中空玻璃外观及安装方式几乎一致,省工省时地完美解决了漏电、短路、电机损坏、损毁这一技术难题,使用寿命经测试超过30 年。

光伏电控电动与普通电动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相比,凭借使用寿命更长、综合造价成本更低、智能、科技效果更强、施工安全性更高、且功能稳定、标准化程度高、省时省工、安装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已成为智能电动遮阳百叶光控产品的发展趋势。

九、节能建筑为什么要求门窗和透明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SC≤0.25)采暖保温的玻璃的(透光率≥60%),具体优点是什么?

减少夏季空调能耗,遮阳系数小意味着玻璃能有效阻挡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夏季阳光强烈,通过限制遮阳系数,可大幅降低进入室内的热量,减轻空调制冷负担,从而降低空调能耗,实现节能目的。

(一)降低室内温度波动:能有效阻挡太阳辐射,使室内温度更加稳定,避免因阳光直射导致室内温度过高,减少室内温度的大幅波动,提高室内热舒适性。

(二)保护室内物品:可减少紫外线等有害光线进入室内,降低对室内家具、织物、艺术品等物品的褪色和老化程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采暖保温玻璃透光率≥60%的优点

1、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冬季,较高的透光率可让更多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使室内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提高室内温度,减少采暖能耗。

2、改善室内采光:良好的透光率能保证室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不仅节省了照明用电,还能提高室内的视觉舒适度,营造明亮、舒适的室内环境。

3、增强建筑美观度:较高的透光率使建筑外观更加通透、明亮,增强了建筑的整体美观度和现代感,同时也能让室内外空间有更好的视觉联系。

十、在夏季,因空调过度使用,空调外机向外排放的高温气体对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与危害有多大?空调氟利昂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及危害有多大。比哪些排放和污染更为严重。

(一)空调外机排放的高温气体大气温室效应有直接的实质性影响。并且空调运行消耗大量电能,目前全球大部分电力来自化石燃料发电,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例如,2016 年全球 16 亿台空调消耗电能 2000 太瓦时,排放二氧化碳量达11.3 亿吨左右。对城市火炉效应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二)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中,大量空调外机排放的热量会使城市局部温度升高,加剧城市热岛效应。会使人们对空调的需求大幅增加和依赖,进一步导致电力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形成恶性循环。

(三)破坏程度:氟利昂在对流层中性质稳定,能逐渐扩散到臭氧层。在强烈紫外线作用下,氟利昂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会与臭氧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自20 世纪参数图片) 80 年代以来,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稀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臭氧层也有明显耗竭。

(四)危害: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层被破坏后,过量的有害紫外辐射到达地面,会危害人类健康,如导致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发病率上升,还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平流层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异常,影响植物生长、生态平衡等。

与其他排放和污染的比较

1、与温室气体排放比较: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燃烧大量化石燃料排放的巨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相比,因空调过度使用导致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不容忽视。

2、与其他破坏臭氧层物质比较:除氟利昂和二氧化碳外,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卤代烃、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物质也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在这些物质中,氟利昂是致使臭氧层耗竭的主要祸首之一。

在全球努力下,《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协议对氟利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进行了严格管控,目前向大气层排放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已逐年减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