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前,希望您能先点个“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体验到更深层次的互动乐趣,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原本以为通过关税手段能够震慑中国,没想到这一举动却让美国硅谷的科技巨头们集体慌了神。
这些硅谷大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全力支持的特朗普,转眼间竟要将他们推向绝境!
那么,特朗普发起的这场关税大战,到底会给硅谷以及整个美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呢?
一,硅谷的集体焦虑
2024年的大选中,以马斯克为首的硅谷科技精英们为特朗普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尽管其他人不像马斯克那样四处奔波为特朗普拉票,但他们在背后的支持同样功不可没。
究竟有多少科技大亨站在特朗普身后?
只要看看特朗普再次就职时站在他身旁的人群就知道答案了。
除了被戏称为“保国公”的马斯克外,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META总裁扎克伯格、
苹果CEO蒂姆·库克、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TikTok CEO周受资……
毫不夸张地说,特朗普几乎成为了硅谷科技界在白宫的代言人。
按照惯例,这些科技领袖帮助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自然期待得到相应的回报。
即便不能像马斯克那样直接进入白宫核心圈层,但在商业政策上总该有些优待吧?
然而,特朗普给出的回应却是让他们措手不及。
自4月2日起,随着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美国股市瞬间陷入动荡。
仅仅一周时间,马斯克的个人财富缩水1350亿美元,而整个硅谷科技行业的市值蒸发至少1.8万亿美元!
这痛苦简直难以言表。
我们到底选了个什么样的人当总统啊?
更令他们震惊的是,这些科技公司作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其产业链早已深深扎根于世界各地,尤其与中国联系紧密。
如今,特朗普却公然与中国经济对立,计划对中国商品加征125%的关税,并因此招致中国的对等报复!
相比于股市的波动,这才是真正的致命打击。
截至2024年7月,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数量达到7.3万家,总投资额约为1.2万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大多处于盈利状态,并且涉及美国科技巨头的核心生产链。
2023年,上海特斯拉工厂的汽车产量占特斯拉全球总量的一半。
2020年,苹果手机的总产量约为1.16亿部,其中超过60%由中国制造完成。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哪家美国科技产品能离开中国制造的支持。
同时,中国市场也是这些美国产品的关键消费市场。
即使是从事电商的亚马逊,也对中国市场依赖颇深。2024年亚马逊全球营业额约为6380亿美元,其中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所以,当特朗普摆出一副与中国贸易清零的姿态时,硅谷巨头们的无奈和绝望可想而知。
我们明明全力支持你竞选总统,你怎么反而针对我们的命门下手呢?
二,困境中的挣扎
事实上,从4月2日开始,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反对声浪就没有停歇过。
即便是甘愿充当特朗普工具的马斯克,也忍不住对他的经济顾问纳瓦罗破口大骂,称其为“笨蛋”和“砖头”。
其他美国企业也迅速行动起来,由数百万大小企业代表组成的美国商会试图通过劝说方式,希望特朗普及其白宫团队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
据说在4月9日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他们还尝试通过法律途径阻止特朗普。
但一方面,没人愿意正面承受特朗普的怒火;
另一方面,特朗普此次虽显得极端,但也确实做了充分准备——他在4月2日依据相关法律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再加上特朗普在美国政府内部拥有众多坚定支持者,这使得他几乎掌握了不受限制的权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特朗普完全没有理性。毕竟在4月9日,他暂时推迟了对大多数国家实施的对等关税,仅保留了10%的基础税率。
然而,对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特朗普却喊出了125%的高额关税,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的对等反击。
或许特朗普希望通过这一策略迫使中国妥协,同时引导美国企业将制造业迁回本土,一举两得。
但他忽略了几个重要问题。
首先,当中国举起反关税旗帜后,欧盟、加拿大等国也纷纷加入其中,对美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其次,即使这些美国企业愿意将生产线搬回美国,但现在的美国有能力承接吗?
2025年初,美国本土最低时薪标准为16.9美元,约合人民币120元。
如此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决定了低附加值制造业无法回归。
高附加值生产线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然而,美国目前吸毒人口占比超过10%,文盲率突破21%。
你能指望这些人生产高科技产品吗?
再者,你知道现在美国的贫富差距有多严重吗?或者说,普通美国人有多穷?
2020年底,根据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统计,国家债务加上个人债务,每个美国人平均背负着近25万美元的债务。超过7000万美国人面临失业或收入不稳定的问题,近一半人连支付400美元都需借助信用卡借贷……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这些科技巨头创造奇迹,让生产线全部回流美国,并找到足够的劳动力,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卖给谁呢?
别忘了,这次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的可不止中国,
还有欧盟、加拿大甚至墨西哥。
毫不夸张地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将包括硅谷在内的美国科技公司逼入绝境!
对此,特朗普难道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三,寻找退路
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是,首相》里汉弗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幸运,能够拥有一位稍微理智的领导人?
特朗普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除了在4月9日临时改变主意外,特朗普又在4月11日宣布: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关键科技产品免除高达145%的“对等关税”。
可以说,特朗普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理性。
同时,这也揭示了一个美国人不愿承认的事实:即便自诩为科技强国,美国在其引以为豪的科技产业领域,也已经离不开中国了。
补充一点,在特朗普刚刚公布的那份豁免清单中提到的中国产品,2024年对美贸易额已突破千亿美元!
《金融时报》对此的评价是:“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首次释放松动信号。”
尽管这场贸易战本就是特朗普挑起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又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了。
对此,中国政府的态度一如既往:敦促美方认真倾听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的理性声音,在纠正错误方面迈出实质性一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不当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轨道上来。
而对于那些美国企业,中国并未采取针对性措施。只要它们继续诚实地与中国开展业务,依然可以获利。
至于有多少美国企业会响应特朗普的号召,则是个未知数。
几天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商会基金会调查显示,在回复调查的约40家美国商会会员中,约70%表示计划维持或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合作。在企业法律顾问协会的126名会员中,超过60%表达了相同意愿。
即便是前文中出席过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的硅谷巨头们,也尚未有人表示要退出中国市场。
看来,围绕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美国国内还会有一番激烈博弈。
结语:
也许特朗普振兴美国工业的愿望是好的,但试图通过简单加税、发动贸易战的方式来实现目标,实在是太过天真可笑。
特别是对于过去几十年一直主导全球化的美国而言,这种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为,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美国的企业,都已经深深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之中,无法割裂。
信息来源:
网易:中美建交45年来逾7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年利润逾500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中国成为全球商业信心“稳定器”
美国人均欠债25万,近半数人都拿不出400美元,中国货成全球硬通货
新华社新闻:大张旗鼓加税 偷偷摸摸豁免——起底美国政府的“神操作”
央视新闻:中方回应美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
网易:特朗普就职典礼上,1.3万亿身价的科技富豪与硅谷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