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
云南省昆明市郊外的石板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几十户人家散落在绿水青山之间,与城市的喧嚣隔绝开来。
村里的老中医王富贵,今年已有六十八岁,依然每日在自家的小诊所里为村民们看病。
王富贵的院子很大,一棵百年老槐树投下浓密的阴影。
院子中央放着一张竹椅,他的儿子王明常常坐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天空。
王明今年三十五岁,因为先天性脑瘫,四肢不灵活,说话断断续续,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自理。
自从十年前王富贵的妻子郑氏因病去世后,照顾王明的重担全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这天,替邻居老何治好了腰痛的王富贵,蹲在院子里的水缸旁洗着草药渍染的手。
"富贵啊,"老何拄着拐杖慢慢走来,"你也不小了,明子又是这个样子,你有没有想过......"
王富贵抬起头,脸上皱纹纵横,眼神里却透着坚毅:"想过什么?"
"给明子找个媳妇啊。"老何直言不讳,"你总不能照顾他一辈子,万一哪天你......"
王富贵的手停了下来,水珠从指缝间滴落,在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这个想法他不是没有过,只是一直不敢付诸行动。谁愿意嫁给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脑瘫患者呢?
老何见他不说话,继续道:"前村的李建国有个妹妹,叫李小翠,今年二十七了,脑子不太灵光,但能干家务,性格也好。要不,你去看看?"
当晚,王富贵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墙上挂着的郑氏照片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清新。
王富贵看着照片,仿佛在与妻子对话:"老伴,你说我该怎么办?明子这样,我走了以后,他怎么办啊?"
第二天一早,王富贵梳洗整齐,换上了很少穿的一套深蓝色中山装,骑上了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朝前村方向骑去。
李家是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李建国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王富贵,他有些意外:"王大夫,您怎么来了?家里有人不舒服吗?"
王富贵摇摇头:"不是,我是来看看...你妹妹。"
李建国的眼睛眯了起来,放下斧头,引着王富贵进了屋。
屋内,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子正在缝补衣服,见有客人来,慌忙站起身,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
"小翠,这是王大夫,你叫人。"李建国说道。
"王...王大夫好。"李小翠低着头,声音细如蚊鸣。
王富贵仔细打量着李小翠:瘦弱的身材,干净整洁的衣着,眼神虽然有些呆滞,但透着善良。他注意到李小翠虽然反应慢半拍,但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也能做些基本的家务。
几杯茶过后,王富贵和李建国来到院子外的大树下。
"建国啊,实不相瞒,我是为我儿子王明来的。"王富贵直截了当地说。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王大夫,我知道您的情况,但小翠虽然智力有问题,好歹还能照顾自己。嫁给您儿子..."
"我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王富贵诚恳地说,"但我保证会好好对待小翠,不会亏待她。"他顿了顿,"我准备了三万块钱的聘礼,还有那块靠近小溪的良田,都作为嫁妆。"
李建国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黯淡下来:"这事不急,我得考虑考虑,也要问问小翠的意思。"
回家路上,王富贵的心情复杂。
他知道这门亲事有些强人所难,但他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了。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大不如前,如果自己有个三长两短,王明该怎么办?
晚饭时,王富贵小心翼翼地向王明提起了这件事。
"明子,爸爸今天去看了一个姑娘,叫李小翠,你想不想娶她回来做媳妇?"
王明正在吃饭的手停了下来,抬头看着父亲,眼神中带着疑惑和一丝期待:"媳...媳妇?"
"对,就是陪你一辈子的人。"王富贵耐心解释。
王明的嘴角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好...好!"
看到儿子的反应,王富贵心中五味杂陈。王明虽然身体不便,但渴望爱与被爱的心与常人无异。
这或许是上天给他的一个机会,让他在自己离开后,还能有人陪伴。
三天后,李建国来到王家,表示同意了这门亲事。
一个月后,村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婚礼没有豪华的场面,没有喧嚣的鞭炮,只有村民们善意的祝福和王富贵脸上欣慰的笑容。
李小翠穿着一件朴素的红色嫁衣,坐在王明的轮椅旁边,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王明的眼睛亮得像星星,不停地重复着:"媳妇...我的媳妇..."
那一刻,王富贵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02
婚后的生活比王富贵想象的要顺利得多。
李小翠虽然智力有障碍,但非常勤劳,每天早起晚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更让王富贵感动的是,她对王明照顾得无微不至,学会了给他喂饭、洗澡、换衣服,甚至能听懂王明那含糊不清的言语。
"小翠,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一天,王富贵看着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李小翠关切地问道。
李小翠抬起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不...不累,爹。我...喜欢这样。"
王富贵点点头,心中感慨万千。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两个在常人眼中"不完整"的人,却能互相扶持,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结婚一年后的一个春日,王富贵刚从镇上采购药材回来,就看到李小翠红着脸站在院子里。
"怎么了,小翠?"王富贵问道。
李小翠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爹...我...我好像怀孕了..."
王富贵惊得差点摔了药箱:"你说什么?"
李小翠重复了一遍,眼睛里闪烁着喜悦和不安。
王富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明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虽然生育能力应该没有问题,但实际上...难道是奇迹出现了?
他立刻带着李小翠去了镇上的医院检查。
医生确认李小翠确实怀孕了,已经两个月。
王富贵激动得热泪盈眶,但同时也担心孩子可能会遗传父母的疾病。
"别担心,过几个月做个详细检查就知道了。"医生安慰道。
回到家,王明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得手舞足蹈,嘴里不停地说着:"孩子...我的孩子..."
整个孕期,王富贵都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李小翠,生怕出一点差错。他用自己的中医知识,为李小翠调理身体,希望能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但是,怀孕八个月时,李小翠突然临产。
那天,王富贵正在给村民看病,听到邻居慌张地喊道:"王大夫!小翠要生了!"
王富贵一路飞奔回家,看到李小翠已经躺在床上,满头大汗,痛苦地呻吟着。
送她去医院已经来不及了,王富贵只好用自己的医术帮她接生。
几个小时的煎熬后,一声响亮的啼哭传来,王富贵颤抖着手,接过了第一个孩子,一个健康的男婴。
正当他准备处理脐带时,李小翠又开始剧烈地疼痛。
"还有一个!"王富贵惊讶地发现。
又是一阵艰难的努力,第二个孩子,一个女婴也顺利降生。
两个孩子粉嘟嘟的,四肢健全,啼哭声洪亮,没有任何异常的迹象。
王富贵抱着双胞胎,激动得老泪纵横。
他把孩子抱到王明面前,王明伸出颤抖的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孩子的脸:"孩...孩子...漂亮..."
王富贵给孙子取名王安,孙女取名王福,寓意平安幸福。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这对双胞胎的诞生被视为一个奇迹,一个上天赐予的礼物。
03
双胞胎的成长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一岁时,他们就能稳稳地走路,小脚丫踩在村里的泥土路上,引得邻居们啧啧称奇;
一岁半时,已经能说简单的词语,不仅会叫"爸爸"、"妈妈",还能说出"米饭"、"水"这样的日常用语;
两岁时,更是展现出超常的理解力和活力,能听懂大人的话,甚至会帮李小翠递东西,记住王富贵常用的几种草药的名字。
王安聪明伶俐,大眼睛总是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喜欢爬高看远,村里的一切都引起他的兴趣;王福乖巧可爱,圆圆的脸蛋上总挂着甜甜的笑容,特别喜欢依偎在李小翠怀里听她讲故事。两个孩子都没有继承父母的任何缺陷,这让王富贵欣喜若狂。
每当看到双胞胎健康活泼的样子,他心中就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
"明子,看看你儿子女儿多聪明!"王富贵经常这样骄傲地对王明说,声音里满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他会特意把孩子们抱到王明面前,让他们表演最近学会的新本领。
王明虽然反应迟缓,说话也不利索,但他的眼睛却异常明亮,能看出他对孩子们深沉的爱。每当双胞胎爬到他的轮椅上,用稚嫩的声音叫他"爸爸"时,他的脸上就会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纯粹而真挚,照亮了他整个黯淡的世界。
他笨拙的大手会轻轻抚摸孩子们的头发,那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对于李小翠来说,这两个孩子似乎也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意义。
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双胞胎,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她就已经起床准备孩子们爱吃的粥;
夜深人静时,她还会坐在床边,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唱歌,虽然她自己也说不利索,常常词不达意,但那份母爱却丝毫不打折扣。
她会用简单的词汇,配上生动的手势,为孩子们讲述山村里的传说和农事变化,孩子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村里人见了常说:"小翠这傻妮子,当了娘倒是机灵了不少。"李小翠听了只会憨憨地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和谐的迹象开始显现。
李小翠有时会独自一人站在院子里,呆呆地看着远方,眼神中透着说不清的忧虑。
王富贵曾几次问她怎么了,她都只是摇头,说没什么,然后匆匆转身回去照顾孩子。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小院,王富贵正在堂屋里整理采来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草药的清香。
他抬头发现李小翠站在门口,神情恍惚,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似乎有什么心事。
"小翠,怎么了?"王富贵放下手中的草药,关切地问道。
他注意到李小翠的眼圈有些发红,像是刚刚哭过。
李小翠欲言又止,眼神闪烁,最后才低声问道:"爹...这孩子...真的是...我们的吗?"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却像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在了王富贵心上。
王富贵心头一震,手中的草药篓子差点掉在地上:"当然是!你怎么会这么问?"他走到李小翠面前,严肃地看着她,"这是你亲生的,我亲眼看着他们出生的啊!"
李小翠被他严厉的目光吓到了,慌忙摇摇头:"没...没什么。我...我就是做了个怪梦..."说完,她转身匆匆离开了,背影显得格外单薄。
王富贵站在原地,一种不安的感觉在心中蔓延。
他回想着李小翠怀孕和生产的过程,都是自己亲眼所见,怎么会有问题?
是不是有人在背后说了什么闲话?
或许,这只是李小翠因为智力障碍产生的错觉吧。
但不知为何,他心里那根弦,从此绷紧了。
双胞胎两岁半时的一个秋日,金黄的落叶铺满了村道,凉爽的风吹过稻田,带来丰收的气息。李建国突然来访,他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穿着城里人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
他已经很久没有来看过妹妹了,这次一来就说要接李小翠回家小住几天。
"妈想你了,"李建国说着,眼神却不敢直视李小翠,"让我接你回去住几天。"
"哥,我...不想回去..."李小翠紧紧抱着双胞胎,不安地说,小王福已经察觉到妈妈的紧张,小手紧紧抓住李小翠的衣角。
李建国的眼神有些冷,声音却刻意放软:"妈病了,想见你。就几天,行不行?"
王富贵虽然感到有些奇怪,但也不好阻拦亲人相见:"去吧,小翠,几天就回来了,孩子我会照顾好的。村里人手不够,我这几天也没法出去采药,正好在家带孩子。"
李小翠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她蹲下身,轻轻抚摸着双胞胎的脸蛋:"乖,妈去看看奶奶,很快就回来。"声音中带着颤抖。
李小翠最终还是跟着哥哥离开了,临走前,她紧紧抱了抱双胞胎,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嘴里一遍遍地说着:"要听爹的话...等妈回来..."双胞胎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反常地大哭起来,小手拼命地抓着李小翠的衣服不放。
王富贵看着李小翠被李建国带走的背影,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安。
他抱起哭闹不停的双胞胎,轻声安慰着,却突然注意到李小翠最后看向孩子们的眼神,那里面除了不舍,还有一种说不清的恐惧,仿佛是在害怕什么。
李小翠走后的第二天,双胞胎突然高烧不退。
王富贵用尽了自己的医术,但孩子们的情况依然不见好转。
正当他准备带孩子去城里医院时,一辆轿车停在了村口。
从车上下来的是一对年轻夫妇——男的英俊挺拔,女的秀丽端庄,两人看起来都是城里人。他们径直走向王富贵的家,敲开了门。
"请问...这里是王富贵家吗?"男子彬彬有礼地问道。
王富贵点点头,有些疑惑:"我就是,你们是?"
"我叫林志国,这是我妻子林月。"男子自我介绍道,"我们是来找...我们的孩子的。"
王富贵一时没反应过来:"什么孩子?"
林月的眼睛已经红了:"我们的双胞胎,三年前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被人偷走的..."
王富贵如遭雷击,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林月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内,看到床上正在发烧的双胞胎,立刻泣不成声:"是他们!是我的孩子!"
她从包里拿出一张婴儿照片,照片上的双胞胎额头上各有一个类似桃心形状的胎记,与王安王福额头上的胎记一模一样。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李小翠冲了进来,看到这一幕,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一般,僵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