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者往往想不到,被霸凌者会奋起反抗!”
图源网络
特朗普轮番对华加征畸高关税,已经变成了小孩子的数字游戏,中国不理他之后,他就只能通过欺负留学生这个“软柿子”群体挽尊了。
特朗普
4月11日,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特殊关照”又上了热搜,全美88所高校中,有近500名中国留学生被特朗普政府取消了签证,无奈被驱逐出境。
图源网络
那么美国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预谋呢?
白宫
留学生成了“软柿子”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早有实证,路透社分析指出,美国强推“对等关税”只会让自身孤立于全球贸易体系。
关税
推高物价、抑制就业,最终反噬经济,而中国稳扎稳打的反制措施,让美国政客的“经济霸凌”彻底失效,于是,美国将矛头转向了更易操控的教育交流领域。
图源网络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曾直言,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幌子,频繁对中国留学生无端盘查、遣返,甚至施压盟友高校限制中国学生参与科研合作。
毛宁
例如,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因美国压力,对中国留学生实施课题限制,导致他们学业受阻,这种“打不过就欺负学生”的操作,堪称现代版“无能狂怒”。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从“小黑屋”到“禁签提案”
过去一年,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被关“小黑屋”盘查、注销签证的案例屡见不鲜,2024年一名女留学生在夏威夷机场因“厕所停留过长”被遣返。
图源网络
今年3月,旧金山机场一名学生遭20小时盘问后强制离境,4月11日,更是有消息传出,全美88所高校中至少有529名学生、教职员工和研究人员的签证被特朗普政府取消。
央视新闻报道
STEM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的硕博学生面临更严格的审查,甚至被限制进入实验室或参与科研项目,美国海关的“自由裁量权”成了针对中国学生的“合法暴力工具”。
图源网络
更荒诞的是政治表演,共和党议员赖利·穆尔提出“全面禁止中国学生签证”的提案,扬言“每年30万留学生威胁美国安全”。
共和党议员赖利·穆尔
尽管该提案通过概率极低,但其煽动性言论暴露了美国部分政客将留学生当作“政治筹码”的算计,既能迎合国内反华情绪,又能转移公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图源网络
既要中国人的钱,又怕中国人的崛起
美国对留学生的态度堪称“精分”,一边是政客渲染“中国威胁”,另一边高校和商界却离不开中国学生的贡献。
中国留学生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留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超142亿美元,占国际学生总贡献的30%,硅谷企业甚至增设中文面试岗位,变相抵制人才封锁。
图源网络
这种“吃饭砸锅”的做派,连印度都看不下去了,近期印度主动放宽对华贸易和签证限制,直言“与中国脱钩不现实”,反衬出美国的孤立与矛盾。
莫迪
美国对华裔的歧视可谓“祖传手艺”,1882年《排华法案》将华人劳工拒之门外,如今换成“科技安全”的借口,打压中国学生接触前沿技术。
图源网络
荷兰高校被迫限制中国学生参与光刻机研究,与百年前如出一辙的逻辑:“你可以来打工,但不能掌握核心”。
图源网络
不同的是,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也让“出国才能学技术”的旧观念逐渐瓦解。
图源网络
中国近年来加速建设“双一流”高校,扩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并推出“留学中国”计划吸引海外人才。
图源网络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接收国际学生人数同比增加12%,部分原计划赴美学生转向国内或欧洲高校。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教育部在9日就已经发文预警赴美留学风险,足以看出美国的那些小心思早已被我们“拿捏”。
教育部预警
985高校出国率五年近乎腰斩,国内升学或许将会成为主流,美国政策限制、学费飙升与海归薪资缩水,叠加中国高校全球排名逆袭,“镀金”光环褪去,教育选择回归理性本质。
图源网络
结语
美国对留学生的打压,本质是霸权衰落的焦虑投射,当“关税大棒”失效、科技优势缩小,只能靠欺负学生挽尊,但这种短视行为只会加速美国高校和经济的失血。
图源网络
反观中国,从外交部的强硬发声到国产光刻机的突破,从“一带一路”合作到国内高校崛起,每一步都在打破围堵。
图源网络
留学生们的“窝囊气”,终将化作自强的动力,毕竟,历史的剧本早已写好,霸凌者终将被抛弃,而自强者的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