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世界报》近期报道,美国政府正拟定针对停靠美港口的中国船征收 “停靠费”,欲复兴其造船业。消息一出,国际哗然,中方迅速出手反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连特朗普也坐不住了。



特朗普(资料图)

2025 年 2 月 21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出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提案。其中规定,对中国海运运营商船舶每次进美国港口,最高征 100 万美元费用,或按船舶净吨位每吨 1000 美元收费。非中国海运运营商,若船队含中国制造船舶,依中国船舶占比,每次进港最高收 150 万美元。举例来说,若其船队里中国建造船舶占比超 50%,进港费 100 万美元;占比 25%-50%,费用 75 万美元;低于 25% 则为 50 万美元。订购中国船舶的运营商,也面临最高 100 万美元停靠费。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估计,一艘中国建造、中国航运公司运营且公司还向中国造船厂订购了船舶的船只,每次在美国港口停靠,费用最终或累计达 350 万美元。

美国此举,背后有着复杂的动机。从经济利益角度看,美国造船业近年来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式微。数据显示,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在全球船舶建造市场的份额大幅下降。通过征收高额 “停靠费”,美国试图提高外国船舶尤其是中国船舶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以此为本国造船业创造更多机会,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经济利益,试图让美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中重新分得一杯羹。

从政治战略层面分析,美国向来热衷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在当前中美关系复杂微妙的大背景下,此举无疑是美国向中国施压的又一手段。美国试图借 “停靠费” 问题,在贸易谈判中增加筹码,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从而实现其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继续维持霸权地位的目的。



贸易(资料图)

面对美国不合理的行径,中方毫不犹豫地出手反制。中方采取了一系列有理有据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外交渠道,向美国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指出美国此举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在经贸领域,中方考虑对美国相关产业采取对等措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中方的反制行动,让特朗普政府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特朗普此前一直以强硬的贸易政策示人,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迫使其他国家在贸易问题上屈服于美国。然而,此次中方的坚决反制,打乱了他的计划。美国国内相关行业,如依赖中国商品进口的零售商、制造商等,纷纷对特朗普政府的 “停靠费” 政策表示不满。因为这一政策最终将导致进口商品成本上升,要么企业利润受损,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无论哪种情况,都对美国经济和民生造成负面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不仅如此,国际社会也对美国此举表示关注和担忧。许多国家认为,美国的 “停靠费” 政策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对全球贸易秩序产生严重冲击。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不仅损害中美两国利益,也会让其他国家陷入两难境地,破坏全球贸易环境的稳定。

此次美国征收 “停靠费” 风波,只是中美经贸摩擦中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双方博弈的持续,局势如何发展备受瞩目。是美国最终权衡利弊,放弃不合理政策,还是继续一意孤行,将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无论怎样,中方都将坚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国际舞台上捍卫公平公正的贸易秩序。而特朗普政府也需认真考虑,一味强硬的贸易政策,是否真的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