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14日报道:记者今天获悉,由市爱卫会牵头发起、已连续开展37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今春以“健康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持续推进以巩固健康环境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深化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地,夯实蚊鼠等重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基础。
活动期间,全面贯彻执行《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创新推出居村委、单位和市民的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制度,通过三大基层制度推动,明确各方责任,实施精准管理。重点实施“四引导”:鼓励居民参与健康公益活动,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要求重点场所完善防制设施,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确保市民获取科学健康知识。
利用春季时机,全市统一部署春季灭鼠与蚊虫控制行动。自3月31日起,对地下积水点进行蚊幼控制,4月7日至11日为灭鼠投药周,通过专业防制与环境清理结合,有效控制鼠类与蚊虫。据统计,已组织专业人员布设毒鼠饵站、捕蝇笼,巡查并处理地下积水空间,广泛开展宣传,累计设置宣传点、发放资料,出动专业人员控制重点区域,实施消杀,成效显著。
今年爱国卫生月创新亮点频出,如举办全国首场“健康脱口秀·病媒生物防制科普专场”,推出市民健康活动线路打卡,开设健康话题直播小课堂,设计系列健康科普产品,包括微信推文、短视频等,多渠道传播,提升市民自我防护能力。
针对春季蚊虫活跃度增加,市爱卫办将于4月14日至17日组织集中蚊虫控制活动,动员社区、单位志愿者参与卫生整治,清理积水,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同时强化社会监督,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置,有效降低蚊虫基数,预防登革热等疾病。
市爱卫办强调,各区需统筹管理部门,完善爱国卫生共建共享机制,促进五级联动模式发挥效能,以爱国卫生月为契机,巩固基层工作制度,将阶段性活动转化为常态,推动健康上海行动深入实施,不断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共同营造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通过持续努力,让健康成为上海最亮丽的名片,让每一位市民都能享受到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