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40+的中年女性,一个妥妥的跑渣,慢跑两年,有一点小小的体会分享给年过40岁以上的初跑者们。

40岁后跑步,拼的不是速度,而是细水长流。

1、心态摆正,建立可持续跑步观

别跟年轻人较劲,配速4分半的大哥可能膝盖带伤,而你7分配速,能无伤跑二十年更值得骄傲!

中年人的智慧,在于懂得赛道之外的生命刻度。

失眠夜后,将晨跑换成15分钟拉伸;状态差,快走也行;真正的自律,是听懂身体发出的信号。

目标灵活点,月跑量100公里?不如改成“每周跑3-4次,每次舒服不累更实际”!



中年人开启跑步,藏着更深沉的诉求——那是职场高压下的情绪出口,是柴米油盐外的独处时光,更是向生活讨要的片刻温柔。

当我们卸下“坚持”的铠甲,穿上“享受”的跑鞋,才能触摸跑步最本真的模样。

跑步是给生活充电,不是增加负担,累了就减速,开心最重要!

2、跑前准备,热身

买一双专业缓震跑鞋,准备一身速干运动衣,女性一定要穿高强度运动内衣。

40岁后的身体,关节和肌肉灵活性相对下降,跑步前充分热身,如活动手腕脚踝、弓步压腿、高抬腿、开合跳等,时间5-10分钟,唤醒身体,提高关节灵活性,为开跑做好准备。

3、跑步技巧

跑姿三个关键点:脚步轻盈落地,尽量用脚掌中部或前部着地;身体微微前倾,用重心带动身体;小步幅,步频加快到180步/分钟更护膝。

学会看心率,而不是配速,跑的时候能完整说一句话不喘就对了。

4、跑后恢复很重要

跑步后要进行拉伸10-15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减少肌肉酸痛和受伤的风险。重点拉伸大腿前后侧,臀部,小腿后侧;跑一休一或跑二休一。

5、关注身体反应

跑步时若膝盖刺痛,蹲起有响声还疼,应立即停跑;

如果是轻微的肌肉拉伤或疲劳,可以通过休息、冰敷、按摩等方法缓解;

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别拖,及时就医,中年人的伤,都是小问题攒出来的。

其他要注意的是身体的整体状态,如睡眠、食欲等,若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应调整跑步计划或寻求专业建议。

6、力量训练必不可少

每周2次,深蹲、硬拉等强化腿部、臀部肌肉,跑步时更有力推动身体,提速又增效。

平板支撑、卷腹训练核心,跑步时身体稳,提升耐力,不易累。



7、讲究吃和睡,跑得更远

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熬夜后别晨跑,长期睡眠不足时跑步,免疫力会降低。

低血糖者别空腹晨跑,跑前1-2小时适当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吃根香蕉或一片全麦面包。

跑后30分钟内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帮助恢复体力,修复肌肉!

8、该停就停,别逞强

下雨天/雾霾天,就别出去了,在跑步机上跑或爬楼梯吧;

酒局/加班后,人都累成狗了还跑?心脏突突跳的时候别作死,老老实实歇着吧!

感冒/拉肚子,蔫了吧唧的就别硬撑了!这时候跑步容易心肌炎,躺平保命才是正确操作。

人到中年得学会“认怂”,身体喊停的时候,立马刹车!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咱们不干!

40岁后跑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还年轻,而是为了让身体老得慢一点。

能跑到80岁的人,从来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懂“收放自如”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