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医院里因一氧化碳中毒就诊的患者就会增多。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 “隐形杀手” 究竟是什么?又为何如此危险?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一氧化碳。

一、认识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化学式为 CO,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它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这也是它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原因。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在日常生活中,当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时,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像常见的煤炭、天然气、木柴等燃料,如果燃烧不充分,都可能释放出这个危险分子。

二、一氧化碳如何危害人体

(一)独特的 “抢位” 机制

一氧化碳对人体产生危害,主要源于它与血红蛋白的特殊亲和力。我们都知道,血红蛋白在人体中扮演着氧气运输 “小能手” 的角色,它能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然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出 200 - 300 倍。一旦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它就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抢占原本属于氧气的 “座位”。这就好比原本有序的 “运输队伍” 被打乱,氧气无法正常搭载到血红蛋白上,导致身体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二)对身体各系统的严重影响

1,心血管系统首当其冲: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增多,含氧量降低,心脏这个 “人体发动机” 为了保证身体的氧气供应,不得不加大工作量,心跳会加快,血压也可能升高。长期处于这种缺氧状态下,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于本身就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一氧化碳中毒更是雪上加霜,极大地增加了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呼吸系统不堪重负:一氧化碳不仅在血液中捣乱,还会直接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它会使肺部的血管收缩,导致气体交换受阻,人体吸入的氧气无法有效地进入血液,进而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即肺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液体,进一步阻碍气体交换,危及生命。

3,神经系统遭受重创:大脑是人体对氧气需求最敏感的器官之一,一旦缺氧,神经系统就会受到严重损害。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时,人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大脑发出的 “求救信号”。如果中毒情况继续恶化,患者会逐渐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甚至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即使经过抢救幸存下来,部分患者也可能留下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特殊人群风险更高:孕妇如果吸入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胎儿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氧气的需求十分迫切,一氧化碳中毒极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畸形,甚至引发流产、早产。此外,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一氧化碳的抵抗力也较差,一旦中毒,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