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广军事
23900型两栖攻击舰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建造的最大吨位水面舰艇。最新卫星图像显示,该型舰首舰“伊万·罗戈夫”号正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扎利夫造船厂加快建造进度。俄罗斯方面曾表示,该舰将于2027年试航。
不过,扎利夫造船厂此前多次遭到乌克兰的袭击,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这艘巨舰能否顺利交付?
加速推进建造进度是何缘故?
资料图:俄罗斯23900型两栖攻击舰效果图
卫星图像显示,“伊万·罗戈夫”号两栖攻击舰仍在建造中,其舰体的完成度较2023年及2024年中期有明显提升。对于俄罗斯加速推进23900型两栖攻击舰建造进度的原因,军事观察员曹卫东进行了以下分析。
曹卫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无力建造大型水面舰艇,曾计划购买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但受美西方制裁影响,法国无法提供,所以俄罗斯不得不自己建造。
两栖攻击舰可以增强俄罗斯兵力投送与两栖作战能力。以俄乌冲突为例,俄罗斯可以通过两栖攻击舰从黑海方向进行海上登陆作战,威慑乌克兰。
因此,俄罗斯加快23900型两栖攻击舰的建造进度,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其未来作战能力。
为何选择扎利夫造船厂?
资料图:被乌军导弹命中后起火爆炸的俄罗斯渡轮
俄罗斯海军目前共订购了2艘23900型两栖攻击舰,分别命名为“伊万·罗戈夫”号和“米特罗凡·莫斯卡连科”号,两舰已于2020年在扎利夫造船厂举行龙骨铺设仪式。不过,该造船厂曾多次遭受乌克兰的袭击。在曹卫东看来,俄罗斯目前处于两难困境:即使存在被袭击的风险,也不得不继续加快建造进度。
曹卫东:
扎利夫造船厂具有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经验,所以在这里建造23900型两栖攻击舰对俄罗斯而言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但同时也面临困境:
一方面,该造船厂位置靠近乌克兰,很难保证其不受乌克兰的攻击;
另一方面,如果搬到更远或更安全的地方,则没有建造的条件。
因此,俄罗斯只能硬着头皮在这里建造这两艘两栖攻击舰,同时加强此区域的防空反导能力。
这艘巨舰能否顺利交付?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9年12月12日,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维修时起火(来源:央视新闻)
曹卫东进一步分析,即便俄乌冲突不会对建造工作造成任何影响,“伊万·罗戈夫”号能否按期交付也是未知数。
曹卫东:
首先,建造23900型两栖攻击舰对俄罗斯而言是全新的探索;
其次,建造完成后舰艇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尚不确定;
再者,俄罗斯在维修、升级“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时曾出现过重大事故,因此不能排除在建造23900型两栖攻击舰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影响“伊万·罗戈夫”号的建造进度,所以按期交付存在较大困难。
记者:贠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