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5
近日,有多位消费者反映,他们在重庆、长春等地机场遭遇“尊享卡”连环套路: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值机区域向旅客推荐航空公司贵宾卡充值,充值1980元赠1020元,可以享有所谓的“永久贵宾权益”。不过,在旅客实际购票时却发现,每次买机票只能使用“尊享卡”的部分额度,优惠后的机票价格甚至比航司官网还高。
山西太原的石女士反映,去年10月,她和丈夫从重庆江北机场乘坐飞机回太原时,自称是“南方航空工作人员”的人,向她推荐“尊享卡”服务,声称充值1980元送1020元,共计3000元可用于购买机票,还可无限次使用江北机场的南航贵宾厅。
石女士花费1980元办理了“尊享卡”,今年3月想买机票时,却始终无法联系办卡人员。辗转联系到“尊享卡”销售方,却被告知卡内余额抵扣,要根据航班航线以及上座率系统自动抵扣,每次抵扣几十元到300元。
以石女士和老伴从海口飞北京的票价为例,使用“尊享卡”内的100元后,销售方给出优惠后是两人共计2320元。即便是优惠后的价格,单张票价也比航司官网票价高60元。感觉情况不对的石女士再去联系办卡人员,却屡屡遭到推诿,要求她去拨打400客服电话咨询。
机场里办的各种“尊享卡”通常都被冠以VIP之名,声称购买机票抵扣金额,而且还可以使用贵宾休息室。不过,消费者要付费办卡后才会发现,每次买票只能抵扣几十元,而且都是从贵得多的原价抵扣。大家也都知道,航司官网上经常给出力度很大的折扣机票。所以实际上,消费者等于是被“顶”在“尊享卡”的“杠头”上,实际消费不仅没有得到实惠,还可能要买得更贵。
而关于免费使用贵宾休息室的问题。南航工作人员表示,“尊享卡”的运营方和他们签署了使用南航休息室的合约,但合约去年已经到期,“尊享卡”工作人员已经撤离。
购卡前说得“花好稻好”,可当旅客意识到消费陷阱,想要退卡时,却“没得商量”了。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也不仅仅发生在重庆江北机场,有乘客在长春龙嘉机场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有旅客介绍,办卡人员身穿制服,在机场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还会帮旅客打印登机牌。但旅客之后订机票,只能通过办卡方,机票价格比官网要贵得多。
针对旅客的投诉,长春龙嘉机场和重庆江北机场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售卡的并不是机场工作人员,只是租用了机场的柜台,而南航也否认了他们隶属于航司的猜测,声称办卡方只是租借了航司附近的柜台,身穿与航司制服颜色相近的工作服。
机场里推销的各类尊享卡、信用卡究竟是什么来头?卡片的发行方和机场、航空公司有什么关联?民航领域资深评论员秦岭接受东方卫视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这种卡绝对不是航空公司推出的,因为把卡片翻过来就可以看到,背后的客服热线电话都是400开头的,而航空公司的热线电话全都是5位数。其次,贵宾休息室不仅航空公司会员可用,只要签了协议,第三方公司也有可能提供相关服务,按人头结算费用。所以其他航司,或者说一些银行的高等级会员,也可以进贵宾室休息、享受餐饮服务。甚至有旅行平台也会和航司签订协议,派出工作人员,身穿与航空公司相似的制服推销所谓的“尊享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旅客手中所持有的与机场、航司有关的各种卡,还不少。除了报道中提到的,充值一定金额后就可以享受折扣购票和贵宾服务的“尊享卡”外,还有“联名信用卡”。例如,东航联名信用卡提供机场贵宾室服务、银行网点贵宾通道和航空意外险等权益。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还有一种“CIP服务卡”,为持卡者提供快速安检、专车送至登机口和优先登机等权益。
此外,各家航空公司也有各自的“贵宾卡”,比如国航白金卡,根据会员的飞行里程或航段数分为普通卡、银卡、金卡和白金卡,后三者为贵宾会员,享受包括无限次使用贵宾厅在内的多种特权。
如此种类繁多的优惠卡让人眼花缭乱,消费者究竟应该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权益卡?怎样“避雷”暗藏陷阱的虚假“尊享卡”民航领域资深评论员秦岭介绍说,推销人员观察力很敏锐,只要看到你在机场里眼神迷茫找柜台的,就知道你肯定不是资深旅客,就会盯着你推销。首先,旅客不要怀着可能“捡漏”、“占便宜”的期许,就不容易上当。其次,即便要购买权益卡,也建议去航司的官网或官方APP购买。因为第三方所谓的服务都会有代理或者转包的过程,很难得到航司百分百的认可。万一发生纠纷了,航司是不认的。同时也希望民航局能出台相关规定,对于层层转包的代理行为有所约束和规范。
看看新闻记者: 严相莉 陈昱卉 游玮
编辑: 陈昱卉 游玮
责编: 严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