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全长21.8公里的三福郊野公园一号步道

全线贯通

标志着三福郊野公园南北线路的全线贯通


双线交织

一条步道的“多重使命”

三福郊野公园一号步道南起珠山寺,交汇兰溪线于岭口,北至闽侯县台岭村。2024年11月6日,全长约10公里的人大代表步道贯通;12月22日,全长14.6公里的云珠步道实现全线贯通;2025年4月2日,全长21.8公里的一号步道实现基本贯通。

山水之间

蜿蜒步道串联起

城市繁华与山林野趣

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

“三福郊野公园步道的建成让我感受到了福清城市建设的魅力,为我们周边居民提供了日常拥抱自然、赏山乐水的休闲度假地。”市民陈女士表示。

如何让沉睡多年的

三福郊野公园焕发生机?

2022年底,福清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一纸决议,让这片占地广阔的“城市绿肺”重现活力。为推动决议从“施工图”高质量转化为“实景画”,在市人大常委会牵头下,福清市各级人大代表率先行动,严格贯彻市委“离尘不离城”的指导思路,以一条生态走廊拉开三福郊野公园的建设序幕。


人大代表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他们翻山越岭勘察路线,走村入户倾听民意,最终敲定规划方案。市人大代表集体捐资200万元,省人大代表林荣更是慷慨解囊1000万元支持南大门建设,诠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担当。

“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生态工程,三福郊野公园的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还将打造独具福清特色的城市后花园。作为人大代表,理应尽自己的这份力。”

市人大代表、成福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友福表示。

据悉,三福郊野公园是位于城市近郊区,以农田、林地、绿地、水系、湿地等原生态自然风景资源和自然村落、历史风貌、历史遗迹等人文资源为核心,具有必要游憩服务设施,能够提供生态保育、农业生产、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和康体健身等功能的都市生态空间,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是未来国土空间治理和发展动力转型的重要支点。

三福郊野公园开发建设指挥部建设推进组组员余凡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兰溪线道路、山门及广场等项目建设,通过打造立体化绿色空间网络,筑牢“城市绿肺”生态基底,为高质量发展构建可持续的绿色支撑体系。

移步换景

穿越千年的“时空走廊”

三福郊野公园串联油杉林、音西防火瞭望台、文昌阁、仙井岩、大山坡茶场、樱花茶场、云中洋村、东坑底水库、墓亭水库等景点,仿佛一条穿越千年的“时空走廊”。


黄砖红瓦的珠山寺门口,两株百年山茶静守唐风宋韵,为游客打开世外桃源的入口,其中一棵树龄115年的三级古树山茶花,福清市人民政府于2020年12月为其挂上“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牌”。

继续向前,沿途茂林修竹,人在其中,妙不可言。此处油杉层林叠翠,正是郊野公园规划的园中园——油杉园,园内生机盎然、翠郁连环,最远处的树色则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

层峦叠翠,瞭望塔矗立其间。登到最高一层,南望城区车水马龙,北览群山苍茫如黛,“半城繁华半城仙”的意境浑然天成。


向北而行,忽见奇峰耸峙,雾锁重岩,文昌阁藏于林雾之中,明代首辅叶向高少年读书的案几犹存,仙井岩上的摩崖石刻述说着施起元、林汝翥等先贤的笔墨风流。

仙井岩是镜洋磨石古驿道的必经之路,以永不枯竭的仙井而闻名,有仙洞、仙桥、仙舟、仙台、仙松及与之相关的美丽传说。矗立山间的古石,传说是仙人遗落人间的仙牌。

古驿道自文昌阁下穿行而过,群山叠嶂之间,草木葳蕤之中,古道的蹄印与现代农业的茶园在此碰撞,大山坡茶场、樱花茶场层叠如浪,春日的茶香与油杉园的苍翠交织成诗。


步道之北,云中洋村静卧群山之怀,因村舍建在400米以上的纱帽山、石山、马头岭上的山间小盆地中,常年云雾绕萦,似处于云的海洋之中,故名“云中洋”。同时,云中洋村是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福清大队诞生地,也是福清革命武装的发源地与早期的摇篮。村内有古迹戴氏宗祠、戴祥滋故居、云中洋古井、庐岩寺古刹等。


山色空蒙,无雨亦奇

乌仔底水库碧波浩渺

垂钓者在此收获闲适

步道串联的东坑底、墓亭水库

则如翡翠嵌于山间

倒映着70年前引水渡槽的沧桑

与今日森林步道的生机

诉说着生态理念的传承











文 游霄涵 图 徐孝前

编辑 薛雅平 潘宝凤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 峰 陈宏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