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知情人士披露,特朗普政府已解除一名常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布鲁塞尔总部海军中将的职务。按照美国媒体说法,这是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清洗”的至少第九名美国军方高级将领。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肖莎娜·查特菲尔德是特朗普就任后遭解职的第四名美军女性将领。查特菲尔德是美国派驻北约军事委员会的代表。她上周末收到解职通知,她的职务将由其在北约的副手、陆军国民警卫队准将肖恩·弗林临时接任。
特朗普的这一决策,一方面透露出他对于白宫高层、尤其是国家安全团队的高度不信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忠诚几乎成了所有判断和决策的首要标准。毫无疑问,这场清洗的背后,不仅仅是对某些不合适人员的“处理”,更是对特朗普政治运作的一种重塑与加强。从鲁默的介入到特朗普的执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政治权力斗争的缩影,这场“大清洗”是否能够彻底清除特朗普政府内的不和谐音符,抑或只是加剧政府的动荡,将是全球政界关注的焦点。
肖莎娜·查特菲尔德(资料图)
不过特朗普引发众怒,民主党人势必会趁机对特朗普展开攻势,目前拜登、奥巴马等人都已相继对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发出抨击,甚至就连共和党内部也有不少人士对特朗普的政策颇有微词。如此一来,在党内、党外压力同时袭来之下,特朗普很可能面临被“逼宫”的风险,总统宝座也将摇摇欲坠。别忘了,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便曾遭到弹劾,若如今惹下众怒,再遭弹劾也不是没可能的。
事实上,美国政治早已进入高度对立的“报复模式”,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都在利用权力对对方进行打击。拜登政府曾大力推动对特朗普的司法调查,而现在,特朗普显然想用同样的方式回击。但与拜登不同的是,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更加直接、强硬。如果他决定否定拜登的赦免令,并借机清算政敌,那么美国政坛很可能迎来新一轮的“政治风暴”。这场风暴不仅关乎拜登和特朗普个人的恩怨,更关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未来的权力格局。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特朗普(资料图)
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国家反间谍情报和安全中心发出涉华警告提问。发言人指出,美国从未停止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还长期对盟友进行大规模的窃听窃密。美方一边不加掩饰地在全球范围开展间谍活动,一边给其他国家安上“间谍威胁”的莫须有罪名,中方坚决反对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从2010年中国捣毁美国中情局在中国建立起来的一个间谍窝点之后,他们就不敢这么嚣张的露面了。那么这个所谓的中情局又是什么机构呢?在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和国会深刻认识到情报机构过于分散的弊端,无法有效整合零散情报。正是因为如此,200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情报改革和防止恐怖主义法》,成立了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由国家情报总监来统一协调美国所有的情报机构。
白宫(资料图)
可以明显看出,美西方在反华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各种花招层出不穷,对于中国来说,应对的方式也需要及时更新。比如,从以往单纯的辟谣和反驳,升级为更具主动性的舆论引导。要认识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战的主战场,而官方澄清往往很难对抗社交媒体上层出不穷的个人化叙事。此外,中国在对外信息传播时,也需要加强“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建设,而不仅仅是被动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