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以全国第62个“学雷锋志愿日”和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契机,开展了主题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的系列活动。活动覆盖全院数千名师生,通过观影教育、校园清洁、社区服务、专业技能帮扶等形式,将雷锋精神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与社会反响。
活动现场。
多维联动 构建全员育人新格局
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统筹规划,各系部团总支具体实施,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需求,设计了差异化活动方案。畜牧水产系通过观影启智、主题班会深化认知;信息工程系依托技术优势开展网络维修与电脑义诊;食品与药品系深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经济管理系则通过“一站式社区宣讲”创新安全教育模式。活动期间,全院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7项,参与志愿者达8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过2000小时,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生动局面。
活动现场。
知行合一 让雷锋精神可感可触
各系部紧扣“学雷锋”主题,创新设计活动载体,使雷锋精神从历史记忆转化为当代青年的行动自觉。基础教学部通过雷锋事迹回顾、志愿服务倡议等环节,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思想;食品与药品系志愿者在社区宣讲时,结合实际案例解读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校园环境整治成为各系部的“标配动作”,信息工程系志愿者开展“校园清洁”活动,农艺工程系团员对阶梯教室进行全面清扫,惠及师生300余人。信息工程系志愿者发挥技术特长,连续5天为同学提供网络维修与电脑义诊服务;经济管理系和农艺工程系志愿者为专升本考生提供报名指导,确保100%报名成功率。
活动现场。
价值引领 志愿服务催生“化学反应”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环境清扫与服务提供,更在学生思想深处引发了价值观的“化学反应”。通过主题班会、微行动设计等环节,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与主导者,志愿服务从任务驱动转变为内生动力。食品与药品系志愿者协助社区选举时,首次接触基层民主实践;信息工程系志愿者解决网络故障时,体会到技术的社会价值。各系部通过制度设计,使雷锋精神从“3月风尚”转化为“日常修养”。
活动现场。
社会协同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本次活动突破了校园边界,构建了学院与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食品与药品系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协助完善业主委员会选举流程,志愿服务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试金石”,推动了实践教学的优化升级;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贵阳南明•永乐桃花跑”赛事中的出色表现,获得组委会书面感谢,提升了学院社会美誉度。
活动现场。
“雷锋精神的传承需要一代代青年接力奔跑。”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团委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志愿服务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社会治理的结合点,让学雷锋从‘3月风景’变成‘四季风尚’,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贡献农职院的力量。”(图/文 周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