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4月13日,“春暖北疆 ‘杏’运飞扬”鄂尔多斯第八届杏花节暨“高原露”创建40周年庆祝活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万亩杏林博览园召开。这片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秃岭,如今不仅成为守护京津冀的生态屏障,更成为带动三产融合的"绿色银行",谱写着"绿富同兴"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活动现场
准格尔旗创造性推出"企业+基地+农户+经纪人"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百万株杏苗,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保底价敞开收购果实。以山杏深加工为支点,撬动起覆盖1.7万户农户的产业链,实现户均年增收超千元。
“以前山杏烂在地里,现在15亩杏林年收入8万多。”在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的杏林基地,张老汉轻抚碗口粗的杏树感慨。山杏基地建成后,深加工产业链创造2万余就业岗位。每年八月,满载杏核的农用车在厂区排成长龙,农牧民现场即可兑付现金,最高每公斤12元的杏干收购价,让曾经的“野孩子”变身“金果果”。
杏花绽放
站在海拔1100米的杏林博园观景台上眺望,昔日光秃山梁已变身195万亩林果基地,其中沙棘97万亩、杏林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较二十年前提升近一倍,水土流失减少40%。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催生出了准格尔旗"杏花经济"新业态。每逢花期,粉白花海与特色民宿、农家乐相映成趣,两年一届的杏花节累计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单届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当地将林果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杏花摄影、杏仁美食、生态研学等体验项目,打造出"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观雪"的全季旅游模式。(文 玖月)